1.文獻查證

一、病因

根據「世衛組織與中國 2019冠狀病毒疾病聯合專家考察報告」WHO-ChinaJointMissionon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指出,針對全球逾 55,000COVID-19 確診患者統計之典型症狀包括:發燒、 乾咳、倦怠、 有痰、 呼吸急促、 肌肉痛、關節痛、頭痛、畏寒、噁心、嘔吐、 鼻塞、 腹瀉、 咳血、 結膜充血。

再以世界衛生組織 WHO目前的定義來看,感染新冠肺炎的 4週內稱為急性期,而 4-12週持續出現或延後出現的症狀,醫學上稱之為 「COVID-19急性感染後症候群 (Post-COVID-19

syndrome)」,簡稱「長新冠 (LongCOVID)」。以目前的研究來看,「長新冠」發生率介於 10-20%間,即便感染的是輕症,健康的成人、兒童都可能出現長新冠,且症狀大多類似。

「長新冠」為何發生?可能由哪些原因引起?美國醫學協會(AMA)的指南提及,長新冠分為 3 大種類:第一,因感染病毒而造成的直接性細胞損傷;第二,中重症者於住院時所引起;第三,康復後才出現相關症狀。長新冠的發作時間目前仍難以定論,可能與患者本身的健康程度、是否施打疫苗有所關聯。

英國國民保健署傳染病專家 DavidStrain接受專訪時提及,根據現有的資料,可得知 4類民眾染疫後較容易出現長新冠現象:血栓與微血管有損傷者(如心血管疾病、先天免疫缺陷者(如免疫缺陷症、神經系統異常者以及新陳代謝系統受損者(如糖尿病、胰島素阻抗

「新冠病毒可能使微血管阻塞、導致體內細胞中的「粒線體」迅速受損。這也是為什麼罹患長新冠的患者容易筋疲力盡。」Strain 列舉《Biochemical Journal》的研究表示,血液中微小的「凝塊」,可能透過阻止氧氣輸送到身體組織,產生長期新冠症狀。意即體內血管氧氣輸送功能不彰者,罹患長新冠的機率將會提升

 

二、臨床症狀

依據目前文獻中已記錄的「長新冠」後遺症就有 200多種,其中常見的症狀又以疲勞、呼吸急促或困難、認知功能障礙(例如腦霧:包括無法集中注意力、無法專注思考、記憶變差、失眠等)最為常見。

至於其他常見症狀包括:

(一)心血管症狀:心悸、胸痛、胸悶、心肌梗塞


(二)腸胃道症狀:噁心、腹瀉、胃痛、食慾不振

(三)耳鼻喉症狀:喉嚨痛、嗅覺或味覺異常、耳鳴、耳痛

(四)神經症狀:頭暈、頭痛、肌肉疼痛、關節疼痛

(五)心理問題:沮喪、憂鬱、焦慮

20223月,世界衛生組織臨床及傳染病小組 JanetDiaz醫師指出,確診三個月內可讓多數患者從急性期中恢復,若是三個月後還有其中一種疑似長新冠症狀,就必須高度懷疑並接受醫師評估。

 

三、治療方式與照護措施

由於長新冠是一種多重器官系統性疾病,故目前並沒有針對所有患者的單一療法。治療原則須以個別患者為中心,透過生活管理、衛教、藥物輔助來改善生活品質。

舉例來說,如果患者感到疲勞,在疲勞時應減少活動,選擇在相對不疲勞時進行活動;如果有認知障礙,則盡量不要同時進行多項任務,僅嘗試專注於正在處理的一項活動;若有失眠問題,則可以尋求醫師進行衛教來預防。

雖然絕大多數長新冠並無威脅生命的危險,但其症狀仍大大影響民眾的生活品質。WHO 醫師也建議,長新冠的預防與治療,可以透過最了解我們的社區醫師,藉由過去的個人病歷進行綜合性評估。


2.芳療措施


3.芳療評值


4.個案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