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己也是很容易在循環系統上很弱的人,自己很常調配水腫、淋巴配方這次個案是靜脈曲張,也讓我嘗試平常習慣的精油,運用到西洋蓍草、黑雲杉、大西洋雪松等,也發現有很好的效果,有一種解鎖其他的可能性,很開心的發現。靜脈曲張很挑戰,需要很有耐心的等待身體回饋,有一度會覺很失落,是不是沒有配好,哪裏沒注意到,不斷收尋諮詢,也很感謝個案非常認真使用,大約2週後,才開始有些感受,很開心有漸入佳境,有在期待裡。很開心聽到個案的正向回饋與讚賞,更期待自己更要提升能力,多看書多運用,相信會越來越有自信,協助更多人。



文獻查證

1.病因

靜脈曲張又稱靜脈瘤,是靜脈受壓迫或瓣膜不完全,使內壓增加,管壁擴張成囊狀,血液發生障礙的病症。簡言之靜脈曲張就是靜脈扭曲及腫大而形成異常擴張的現象,大部份是出現在腿部,出現在肛門四周時稱為痔瘡。根據統計,在西方國家,過了四十歲大約有一半以上的人罹患此病。尤其女人,三分之二以上都有不同程度的靜脈曲張,這是靜脈血液淤積而成。有人只是細小靜脈擴張,在表皮下之小靜脈曲張如蜘蛛般呈放射狀浮現擴張;有的在腳踝或小腿局部靜脈曲張;有人則整個隱靜脈系統全都擴張。有家族史,年紀大(尤其大於50歲),女性(尤其是多產婦),服用口服避孕藥,長久站立工作者(每日大於6小時),肥胖等病人較容易發生靜脈曲張。

2. 臨床症狀

靜脈曲張在發生之初,往往沒有明顯的症狀。有人會覺得小腿皮膚癢、腿部腫脹、酸痛、疲勞、腿部沈重感,之後,站立時在小腿的後面及腿部的內側會出現明顯的藍色、腫大的靜脈,會愈來愈明顯。女性特別是在月經來前及經期中會變得更嚴重。尤其是站了一整天下來,小腿酸痛、腳踝腫脹,然後整隻腿會痛,稍站一會兒腳就會痛,一天下來會覺得鞋子變得很緊,把腳抬高就比較舒服。當靜脈曲張越嚴重,靜脈曲張處的皮膚會癢,疼痛就越明顯,碰到靜脈會痛,甚至發生腳部血液淤積,腳踝變紫色,更嚴重者,血液不易回流會發生色素沈澱,附近的皮膚也會有濕疹樣皮膚炎出現,並可能產生鬱積性潰瘍。有時靜脈破裂會出血。有時也會沿著靜脈壁產生血塊發炎,即血栓性靜脈炎,表皮會沿著靜脈呈現紅腫、疼痛的症狀,甚至可摸出非常疼痛的結節。若血栓跑到肺臟,就有可能發生致死的肺栓塞症。

3. 治療方式

(1)壓迫治療法:穿彈性襪或利用彈性繃帶包紮壓迫以減少靜脈逆流及鬱血現象。購買醫用彈性襪要特別注意合身性,美國曾有統計,有三分之一的靜脈曲張患者所穿的彈性襪並不合身,所以不但沒效,也不舒服。最好早晨一起床就馬上穿,晚上睡覺時不必穿。

(2)硬化劑治療:把硬化劑打入靜脈內,破壞內皮細胞,引起血管痙攣、發炎反應而形成血栓、纖維化,而達到消除靜脈曲張的目的。細小靜脈擴張最適合用硬化劑治療;較粗大的靜脈曲張注射硬化劑的效果就比較不好。副作用包括過敏、局部疼痛、皮膚壞死及色素沈著等。若不慎將硬化劑打入動脈內可造成肢端壞死及截肢的後果。

(3)手術治療:目的在去除曲張的靜脈,靜脈曲張嚴重時醫生會建議你開刀,因為開刀是最令人滿意的治療方式。手術方法包括:大隱靜脈高位結紮、靜脈剝除法、穿孔靜脈結紮或單純靜脈切除法。並非所有靜脈曲張皆要手術切除,手術前一定要確認深部靜脈是通暢的。

4. 照護措施

(1)避免站立不動:踏踏步或是任何形式的下肢(尤其是小腿)肌肉反覆收縮再放鬆(活動腳趾),即可啟動肌肉幫浦,促進血液回流。多走動,下肢肌肉幫浦的作用,促進血液循環及代謝廢物的排泄。

(2)避免長時間靜坐:長站固然不好,長時間靜坐不動也是造成靜脈曲張的因素。因為此時下肢血液的回流,仍須克服地心引力。啟動肌肉幫浦仍是預防靜脈曲張的不二法門。抬腿,由於靜脈曲張是因為靜脈無力將血液送回心臟,因此抬腿有助於減緩靜曲張

(3)避免高溫:高溫易使血管擴張。

(4)治療會引起腹內壓升高的疾病:如便秘,慢性肺疾。

(5)避免過度肥胖,保持理想體重,可減少靜脈曲張的機會。

(6)在不影響舒適性的範圍內,睡覺時將腳稍微墊高。

(7)避免抽煙及戒煙。有研究顯示吸煙會增加血壓,令靜脈曲張情況惡化。

(8)小心食用避孕藥,某些避孕藥可能引起這種問題

(9)穿著彈性襪或纏上彈性繃帶:穿著合適的彈性襪,將下肢淺靜脈予以適當的壓迫,使下肢的淺靜脈沒有異常擴張的空間,這是預防靜脈曲張最有效的方法。同時最好早上一起床就馬上穿,不要等到腳已經腫起來了再穿就沒效了。

(10)儘早治療已發生的靜脈曲張:近心端的瓣膜損壞後,靜脈內的水柱壓力便由下一個靜脈瓣來承擔。及早治療可避免靜脈瓣膜依序破壞下去,而使靜脈曲張越來越厲害。所以,有任何問題都應及早看醫師。



芳療措施



芳療評值



個案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