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的個案是新手媽媽,由於家中有新生命的誕生,照顧嬰兒的不熟悉,和對自己完美的要求下,常常覺得生活一團混亂和無法排解的焦慮。長年的關節舊傷,如果手腳過多的使用下,就會覺得痠痛(*個案為鋼琴老師)。加上,嬰兒哭鬧時,為了安撫嬰兒就會過多使用手掌等部位,也常常在使用過後覺得痠痛。重點是想要減少個案疼痛和發炎的程度,並給予個案在照顧嬰兒時會有的完美媽媽主義和焦慮的部分。由於上述提到幾乎無閒暇時間,因此我提供的個案配方皆為好使用的滴管型複方按摩精油,個案只需於閒暇時間,滴幾滴於疼痛或舊傷等關節部位即可。這會大大增加新手媽媽使用的便利度以及願意持續使用的地方。這是我在這次個案諮詢以及調配到最後得到回饋的部分時,感受最大的部分。另外,在最後一次配方中,剛好是參與香氣發表會的當天,聽到評審老師特別推薦關節骨骼等症狀地方,務必要試試看義大利永久花。因此就特別加入嘗試看看。效果非常不錯。但義大利永久花果然是...價位有些高。 另外,在查詢相關研究和聽取禾場線上的課程時,發現很重要的一點其實就是,當個案在骨骼肌肉相關部位發炎時,可以說是使用過度,這時候其實最重要的就是先休息!輔助配方固然好,但是根本還是在於不要使用不良的姿勢太久,從日常習慣改起,才能是根本的方法。
文獻查證
肌肉的末端形成細長的帶狀構造,附著於骨頭上,此帶狀構造即為肌腱。若肌腱因種種原因產生發炎現象即是肌腱炎。手指頷首腕的屈屈,造成手腕的緊張,讓肱骨髁部位感覺疼痛。握緊東西時會感覺到阻力,手軸會痛,提東西也會痛…等。
為什麼會產生肌腱炎?
−使力不當:激烈的活動或用力超過肌腱負荷時。
−長期反覆使用:如長時間打電腦造成手指肌腱發炎。
−外傷:直接遭受外來的撞擊壓迫時都可能造成肌腱發炎。
−其他疾病的影響:如類風濕性關節炎、僵直性脊椎炎的患者都常併發肌腱炎。
常見的症狀有
>手指:如扳機指、媽媽手。
>手肘:如網球肘、高爾夫球肘。
>肩膀:肩關節處的旋轉肌袖也是肌腱炎的好發位置。
>下肢:如膝蓋的髕骨肌腱炎、足跟的阿奇里斯肌腱炎。
2. 臨床症狀
ü 急性發炎時,患處會疼痛;按壓患處或肌腱用力時疼痛會加劇,甚至外觀會有紅、腫、熱的現象。
ü 若變成慢性肌腱炎,發炎的肌腱會結疤,產生粘黏僵硬的現象,使得患處不能活動自如。
3. 治療方式
甲、物理治療:冷熱敷、深層熱療、低能量雷射、電療等,可以消腫止痛,改善發炎。
乙、副木:固定患處,讓肌腱休息。
丙、運動治療:拉筋運動可以改善肌腱柔軟度,避免沾黏;肌力訓練可以加強肌肉力量,讓活動不致超出肌腱負荷,避免肌腱炎反覆發生。
丁、局部肌腱按摩:消除肌腱沾黏。
戊、藥物治療:口服非類固醇類消炎藥物、或直接局部注射類固醇。
己、手術治療:部分患者、尤其是產生沾黏時;若以上治療方式無效,可考慮手術治療。
肌腱炎常常是因為肌肉的過度使用或錯誤使用所引發,因此除了局部治療外,還應該找出產生原因;矯正不當的使用方式,避免復發。
4. 照護措施
l 急性休息,慢性熱敷
急性期(24小時內)需要冰敷並且停止操作任何造成發炎部位的使用,慢性期改成熱敷並要適當的休息,搭配局部按摩15-20分鐘。之後就要嘗試做相關的復健行為,為了不要反覆發作,改正平常使用不當的習慣。
l 攝取抗氧化食材維生素E、B、C和海鮮,減緩發炎狀況
在營養攝取方面,許多植物油富含抗氧化劑維生素E,對關節炎是有好處的,像是花生油、橄欖油及葵花籽油等而一些堅果類,例如腰果、杏仁及核桃等,也含有維生素E,同時也是很好的油脂來源,但是,熱量比較高,不宜過量攝取。另外,青菜中含有葉酸及維生素B與維生素C等,可以減少關節發炎的問題,所以,多吃青菜對關節是有好處的,像是花椰菜、菠菜、茼蒿及油菜等而水果不僅含有維生素C及維生素E,也含有其他的抗氧化物質,例如葡萄及柑橘類等,均含有多酚類與類黃酮等抗氧化物質,對關節疼痛也有改善的效果。
維他命方面的話,坊間很普遍的葡萄糖胺,其類似關節軟骨的潤滑物質,適度攝取對於早期關節發炎,也有一定的輔助效果。而螃蟹及蝦殼中的甲殼素,其類似葡萄糖胺的成分,對於關節的活動功能,也會有些幫助。不過,因為蝦蟹的殼太硬,一般需要提煉處理後才能食用,如果要直接吃,食材中的軟殼蝦或是軟殼蟹,也是不錯的選擇。海鮮中普遍含有鎂、鋅、銅、錳,對關節軟骨是有幫忙的,尤其蚵等海鮮含有鋅,魚、蝦、貝類等,也都含有豐富的硒元素。有研究指出,人體若缺乏硒,會使骨關節炎惡化,而適量攝取硒,可以減緩關節炎的惡化。由此可知,對關節有益的營養素十分多元,各類食物中都有,因此,只要飲食均衡,就可以充分攝取到各種對關節有幫助的營養元素。
芳療措施
芳療評值
個案回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