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案平日的喝水量有達 2000cc,算是很標準的正常量。根據個案的回饋,第一個配方的效果比第二個的配方好,在第二個配方我只保留玫瑰草,但根據個案的第一次回饋,很常聞到岩玫瑰和苦橙葉,而這兩個精油在第二個配方我就抽掉 了。這兩個精油對抗菌和鎮靜都有幫助,看樣子似乎這兩個功效幫助個案的症狀緩和很多(個案有提到:第一瓶對發炎治癒的療效比第二瓶明顯,比如當天上午有不適,只要再多一次按摩後就可改善,同樣狀況在第二瓶抑制效果可能要 2- 3 天的時間才有改善。)。另外,第二個配方有遇到個案生理期,個案有先暫緩使用精油,但第二瓶整體表現似乎沒有很明顯。因為生理期也有可能干擾個案使用精油的感受,所以第二瓶的配方沒有太多的效益。個案做完第二次,有提到坐浴,我再調配 1%的複方油給個案使用,個案回饋:沒有大臉盆,所以直接用蓮蓬頭溫水測沖後,再用精油按摩,按摩完無沖洗自然吸收,個案覺得有透過溫水側沖時,精油更好吸收。
文獻查證
1. 病因
泌尿道發炎為醫學上所稱的泌尿道感染 (urinarytractinfection,簡稱 UTI),又俗稱泌尿道炎。泌尿道包含腎臟、輸尿管、膀胱和尿道四個部分,上泌尿道為腎臟的部分,下泌尿道則為膀胱和尿道,無論是哪一個部位的泌尿道感染,都會引起排尿方面的不適。男女性別因泌尿道的構造不同,使感染率也有所別,研究指出男性尿道口到膀胱的距離約長達 18~20公分左右,女性則只有 3公分;此外,女性的尿道口離陰道及肛門相當近,所以容易在如廁後清潔不當或經由性行為把陰道或肛門附近的細菌帶進尿道。因此綜合以上二點,相較於男性,女性更容易產生泌尿道感染。(資訊來源:健康醫學院)
2. 臨床症狀
所謂的感染下泌尿道時,在女性指的是膀胱炎和尿道炎,而但在男性還多了前列腺炎;感染到上泌尿道時,則稱為腎盂腎炎。不同感染位置,症狀會有所不同,下泌尿道感染常見的症狀有頻尿、尿液帶血、排尿時灼熱與疼痛;上泌尿道感染除了會有跟下泌尿道感染同樣症狀外,還會有發燒、腹痛、噁心與嘔吐等症狀。臨床統計指出,有將近四分之一的女性一生中至少會罹患一次泌尿道感染,其中有些人甚至會有復發的現象。會導致泌尿道感染原因有很多:飲水量不足、長時間憋尿、性行為、不良的衛生習慣、女性荷爾蒙降低,女性到了更年期,因賀爾蒙降低黏膜較乾澀與脆弱,易使細菌生長。(資訊來源:台灣楓城泌尿學會-廖俊厚醫師專欄 &健康醫學院)
3. 治療方式 &照護措施
以下方式可以預防泌尿道感染:
1.多喝水,每日 1500~2000CC。
2. 不憋尿,養成良好的清潔方式。
3. 性行為前後都要注意清潔。
4. 避免穿太合身的下身,以免造成通風不良
5. 可食用保健食品,例如:蔓越莓、益生菌、維生素 C。如果是急性的狀況下,還請盡速就醫檢查。
芳療措施
芳療評值
個案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