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案是一名 70 歲的全職家庭主婦,孩子都已長大,平日沒有多的活動,多數都待在家裡做飯和看電視。肌肉關節疼痛一直是困擾他的問題,後期更嚴重到睡眠中斷。中間看過醫生,確認是屬於退化性關節炎,而退化又是不可逆的問題,醫師一開始也只有配藥物,對個案幫助不大,也因為長期睡眠不足,心情著實受到影響。所以一開始在跟個案提芳香療法時,個案也是抱持著半信半疑的態度,由於個案很喜歡做菜,對烹飪很有心得,所以我第一次的配方就選擇個案較有安全感的氣味 「薑」、「檸檬」,以食物也有對身體幫助的輔助療效來和他接觸取得信任。當然,這兩支精油的確也對舒緩肌肉關節疼痛及促血循有幫助。 雖然第一次回饋時,他表明沒有效果,只覺得氣味很好聞,好像心情會不錯。但因為氣味讓他的心情放鬆沒有那麼警戒後,我就循序漸進地幫她更換對舒緩肌肉緊張和舒緩關節炎及疼痛有幫助的配方,並在後期再增加了純露,一步步的讓他習慣將芳療當作生活中的一個儀式,也讓他多一個談話分享的對象。 第三次的配方我增加了可以深眠的岩蘭草,因為還是希望能有促進血液循環又可幫助穩定睡眠的精油,因此我選定這支,並提供了金縷梅純露讓他可以泡澡,再幫他換了第四個配方之後,明顯感覺個案喜歡上芳香療法,也信任了這個方式,因為第 4 個配方他一開始覺得油感比之前重,有點害怕會因此睡不著或不舒服,但聽我解釋完配方的用意之後,他依舊使用,且之後告知我這個配方讓他有幾個晚上是可以一覺到天亮的,這的確讓我心情大增。當然,後來他是有聽從醫師的建議依照健保方式注射了玻尿酸,但他依舊覺得是芳療讓他覺得舒適。這點讓也我感到很有成就感。 這個個案讓我了解有時醫者在醫心,每個個案在不舒服的時候,多數連帶地都是情緒上的困擾。如果能進一步的去多一點心思照顧到,彼此在溝通和運用芳療上都會事半功倍。
文獻查證
病因
退化性關節炎是一種因關節內軟骨磨損衰竭後所產生周邊骨不正常增生及關節腔變窄,導致關節活動時感到疼痛,而且不能充分活動的現象。在關節病中最為常見也最重要,也稱作骨關節炎或變質性關節炎。實際上是由不同原因或疾病引起的關節功能不全。
當我們在做任何動轉折時,骨骼之間會產生摩擦,骨骼相連的關節地帶都有軟骨緩衝藉以避免因為摩擦造成的疼痛不適。但隨著年齡及活動量的增加,軟骨組織逐漸受到磨損,降低緩衝的功能,嚴重時甚至骨骼間互相摩擦出骨頭碎片,使關節腫痛發炎。如承受較大壓力的下肢關節如膝關節、骨關節、髖關節、踝關節和日常活動頻繁的手關節、足關節。較常見的像是足部大拇指基底(拇指關節囊炎),手指間近端及遠端關節、手部大拇指基底關節。
臨床上,退化性關節炎有兩種:原發性、繼發性。原發性是病人的關節結構、軟骨組織本身的代謝或修復能力異常所導致:繼發性是其他關節毛病所併發,例如罹患痛風、類風溼性關節炎、骨折後都可能發生此病。
若干後天的影響因素,像是老化、性別、運動、姿勢、體重都有關係。以老化而言,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每 4人就有 3人受到退化性關節炎的困擾,70歲以上的更超過九成。性別而言女性多於男性,女性在更年期後常有骨質疏鬆的問題,在骨頭耐力不足上會更早出現這樣的病症。至於運動上無論缺乏或過度都對關節老化有絕對的影響。姿勢上常有彎腰工作或蹲姿者,容易較早出現退化性關節炎的病症。體重上若屬肥胖過重者,也易因關節承受較大的壓力而增加 2~3倍罹患此病症的機率。
二、臨床症狀
疼痛是主要症狀。嚴重程度不一,通常當關節活動愈久時或近黃昏時,疼痛就加重。當天氣由晴轉陰,氣壓驟然降低,關節所受壓力增加但軟骨調節緩動功能不足,關節便猶如氣象台般腫脹發炎,產生疼痛,事先預知天氣的變化了!有時關節亦會伴有輕度的僵硬,但通常在關節活動後,不超過半小時。其他症狀,包括關節壓痛以及運動時可能有關節裂開,甚至卡住的感覺。指(趾)關節可有結節狀腫脹。關節活動時常有點嘎嘎作響。有時把手放於活動的關節,就可以感覺到。晨間難以下床,因為長時間維持相同姿勢使得關節僵硬無法自由活動。
有時會發生一種特殊類型,所謂「結節性」或「全身化」退化性關節炎,尤其多見於更年期前後的婦女。特別影響手指關節,表現與平常類型甚為不同。可以突然發病,關節周圍發紅發熱、發炎明顯,一般在幾年後病變靜止,留下突出及僵硬的手指關節。
當天氣變冷, 溫度下降時肌肉會因為需要溫暖而收緊,血管也會收縮,溫度與濕氣的增加,讓神經變敏感,因此疼痛感會大幅增加,若再加上不時的降雨,濕濕冷冷的氣候,退化性關節炎患者會在此時會更酸痛與不適,建議應及早預防,避免關節退化提早上身。
三、治療方式
退化性關節炎治療方式包含: 復健、藥物、玻尿酸、PRP注射、護具使用等。一般對於此病,在炎症明顯時,應讓關節休息、減輕承受的壓力,也有輕重症之分。以下簡單介紹治療方式。
1.物理復健分為:
。經皮電刺激: (簡稱 TENS)利用低量的電刺激,目的讓我們的神經"忽略"掉痛覺。
。高頻熱凝法:將高週波能量產生熱凝效應,目的讓我們的神經"忽略"掉痛覺。
。向量干擾波:與經皮電刺激類似,目的在於改善局部血液循環、鬆弛膝蓋肌肉、並減輕疼痛。
。熱療:一般的表淺熱療(熱敷包、水療或紅外線燈),主要的目的在於鬆弛肌肉、促進局部組織血液循環以減輕疼痛。
2. 藥物:
一般皆配合以非類固醇止痛劑控制症狀。NSAIDs(ibuprofen,minoxicam)為第一線藥物,有的會配合骨骼肌鬆弛劑(solaxin),通常在數天內都可達到減少疼痛的效果,但並不建議長期服用,避免副作用,如:胃痛、胃出血等。另外,COX-2 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雖然對胃部的副作用比一般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來得低,但卻對心臟副作用較高,也需注意。另外像是類固醇藥物,雖然可快速減輕疼痛,消除腫脹,適合急性發炎期之迅速緩解,但對身體的副作用就更大了,所以一般不建議使用。
3.玻尿酸:
玻尿酸注射以往健保給付為半年 3~5 針劑型, 2020年 5月 1日起, 長效一年一針劑型玻尿酸開始納入健保給付。根據其他臨床試驗結果指出, 此健保給付長效一針劑型玻尿酸最高具有長達 1年效能, 每年施打 1次, 而美國製長效一針劑型玻尿酸效期僅為半年。
( 參考醫學期刊《JBoneJointSurgAm》2017Mar15;99(6):462-471.)。復健部分以多光、電、熱療等儀器, 搭配治療退化性關節炎以減緩發炎及疼痛; 復健科也有許多關節保護技巧可教導, 可以減少日常生活不必要的動作及傷害預防。
4. PRP
PRP是 Platelet-RichPlasma的縮寫,中文名稱又稱作高濃度血小板血漿或濃縮血小板血漿。在這邊先講作法再討論原理。操作過程非常簡單,主要是從患者身上抽取血液(以 10cc最為常見),經由離心分層後,僅取富含生長因子之高濃度血小板血漿,之後再經過活化,最後注射至患者預治療的部位。
5.人工關節:
嚴重則須以關節鏡拿出碎骨,將關節面修補平整、減少摩擦。若關節功能完全喪失,就只得裝置人
工關節。
四、照護措施
不同嚴重程度有不同的做法,但平時多加注意及保養,亦可減慢退化的速度和減緩退化性關節炎帶來的不適。參考做法如下:
1. 走路時可用拐杖輔助,可減輕受損之髖關節或膝關節的壓力。
2. 避免需要蹲踞、彎腰的動作,以免加重關節負擔。
3. 避免過重情形,控制飲食、減輕體重。
4. 適度且溫和的運動,訓練關節周圍的肌力,使肌肉得以結實,減輕對關節的壓力。
5. 泡熱水澡或熱敷在疼痛、僵硬的部分,可舒緩疼痛。
6. 以芳香療法保養關節,舒緩發炎疼痛情形。
芳療措施
芳療評值
個案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