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獻查證
1. 病因
膝關節韌帶拉傷或扭傷,原因是固定膝關節的韌帶因為不正常的外力(跌倒、撞擊、運動過度等情形)而導致發炎,疼痛的現象。膝蓋的四條主要韌帶如下:
- 後十字韌帶
- 前十字韌帶
- 內側副韌帶
- 外側副韌帶
2. 臨床症狀
- 膝蓋痛:疼痛是最常見的症狀,如果病因是老化,那麼雙腿膝部都有可能疼痛,如果病因是受傷,那就只有受傷的那隻膝蓋會受影響。走路、跑步、上下樓梯,或在一整天過後,膝蓋痛的程度會加劇,但稍微休息後會改善。疼痛感或許不會每天持續發生,可能有時沒事,有時嚴重,甚至在晚上把人痛醒,狀況會依當天的活動強度和氣候而有所不同。
- 膝蓋僵硬:僵硬也是一個最常見的症狀之一,尤其是久坐以後,需要緩慢活動才能減輕這個症狀。
- 膝蓋喪失彈性:關節可能會感覺很難活動,例如從椅子上起身或步行時。
- 膝蓋裡面有磨損的感覺:活動膝蓋時,可能會感覺或聽到關節在摩擦、輾壓、裂開。
- 腫脹:這是最容易從外表觀察到的症狀之一,膝蓋如果遭受扭傷通常伴隨著腫脹,而腫脹的程度視扭傷的嚴重性會有所不同,與受傷的時間也有關係。也有是因為骨刺形成,或關節淤積液體而造成的。
- 膝蓋觸痛:有時當膝蓋脫離正常的位置,關節會變得不穩固,因而造成觸痛。
- 肌肉萎縮:有時膝蓋周圍的肌肉會看似異常或萎縮。
- 活動受限:膝蓋扭傷後,受傷的韌帶會無力,並伴隨著局部腫脹,而且會限制運動員的活動能力。
- 斷裂聲: 運動員在扭傷的當下可能會聽見「啵」或「啪」的斷裂聲,這個聲音代表4條主要膝韌帶中的1條在受傷當下已撕裂,扭傷的程度較為嚴重。
- 無法耐重:韌帶受傷後,伴隨而來的膝蓋發炎與壓痛會讓膝關節難以承受,或甚至無法承受重量。
- 膝蓋鎖扣:如果在受傷那一次側的腿上施加重量,膝蓋會有被扣住的感覺,這種情況在站立、行走、跑步時會發生。膝蓋鎖扣的方向可用來推測受傷的韌帶是哪一條。舉例來說,外側副韌帶受傷會導致膝蓋鎖住的方向微靠腿內側。
3. 治療方式
疑似膝蓋扭傷的立即處置
膝蓋受傷可能會在幾秒內造成強烈的疼痛和腫脹,因此,RICE方法和消炎藥可以在等待醫療診治前先幫助減緩症狀,RICE 方法代表著(休息 Rest、冰敷 Ice、加壓包紮 Compression、抬高 Elevation)。除此之外,RICE方法還可以幫助穩定腿部,減少醫療評估前後的疼痛,例如:
- 休息:讓患側膝蓋休息,降低對關節造成二次傷害的風險。
- 冰敷:用毛巾包住冰塊或用冷敷袋敷在患側膝蓋,15分鐘間隔後暫停一下,避免凍傷皮膚。冰敷關節處可以消腫。
- 加壓:將有彈性的繃帶纏繞在膝蓋旁邊,給關節施加輕微的壓力,降低局部發炎的症狀。病患不應該將繃帶纏得太緊,以免造成疼痛或阻斷血液循環。
- 受傷的膝蓋應該用枕頭或其他柔軟物件抬高,以避免血液匯集在患處造成腫脹。
- 可以提供如布洛芬(Ibuprofen)等非類固醇消炎藥給運動員,用以降低受傷膝蓋的腫脹。
- 為了確保膝關節和韌帶不會受到進一步的傷害,在回到負重活動或運動訓練前,請務必尋求醫療協助。
-
一般治療方式
(1).藥物治療:醫師會直接將藥物注射進關節,例如皮質類固醇、玻尿酸(Hyaluronic acid)、高濃度血小板血漿(Platelet-rich plasma,PRP)。
(2).復健治療:熱療、遠紅外線、超音波、短波、電療、運動治療。
4. 照護措施
目前就診時多會針對個案提出建議以改善病情,而原則上皆是盡量避免關節過度使用或運動導致二次損傷。
自我護療
無論甚麼類型的膝軟組織受損,都應依照P-R-I-C-E程序護理,P-R-I-C-E代表:
1.保護(Protection)-保護膝關節避免再次受傷
2.休息(Rest)-受傷後頭兩至三天必須讓膝關節休息,然後才慢慢恢復走動,但避免令肌肉過度用力。
3.冰(Ice)-用毛巾裹冰或一包急凍冰包敷患處可緩腫脹和瘀傷。
4.加壓(Compression)-用敷料加壓包紮患處,以發揮承托作用和消腫。
5.提高(Elevation)-提高膝關節,放在與心臟平行位置,並用物件支撑。
為免加重膝傷,受傷後頭兩至三天不宜進行某些活動。以下的H-A-R-M可幫助我們記不宜事項:
1.熱(Heat)-這包括熱水浴或熱敷。
2.酒(Alcohol)-飲酒會加劇患處出血和腫脹。
3.跑(Running)-或其他運動。
4.按摩傷膝(Massage)-這會加劇腫脹或出血。
2.芳療措施
3.芳療評值
4.個案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