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支氣管擴張的個案調理,著實令人感到稍微棘手,第一次個案回饋表示咳嗽有變少,但使用一週後卻突然效果不彰,令人費解。個案表示有幾次咳嗽到胸口疼痛,看完醫生後表示肺部淋巴有些許腫大,在這幾個月的調油上更改了不少次的配方。在個案的使用效果上,觀察到效果慢而不彰顯,調理保養需要非常長久的時間,本次五次評值結束,但仍然繼續調油使用在個案身上。目前個案以醫生開立的藥方(抗生素)為主,未來的調油方向為長期保養支氣管做目標,飲用花草茶為輔住方式。本次也讓我得到寶貴經驗,在個案有時候的反應會說沒什麼感覺,會讓調油上忍不住想用上強效的精油配方,但想到過猶不及,就忍住。初階學習老師教導不能超過3%每每使用下來都非常小心要求自己一定要在幾%以內,學習到高階才知道原來急症狀況是可以調高比例但不能長期使用,不過在個案的症狀加劇時確實有用到較高濃度的精油也就會比較留意個案的反應,調理不能急,慢慢來才是關鍵。



文獻查證

1.  病因

支氣管擴張症是一種肺部疾病,病人的部分支氣管出現永久且不可逆的擴張現象,據統計,在台灣的支氣管擴張症的盛行率,在女性中每10萬人會有20人住院;在男性中每10萬人有15人住院

正常支氣管結構看起來像一棵倒立的樹,愈往下管徑也愈細,支氣管表面有許多絨毛,透過擺動將支氣管內的痰液移動到大氣管病排出體外。支氣管擴張的病人因為支氣管結構變粗,絨毛功能受限使痰液大量聚集在呼吸道內,久而久之造成感染及發炎。

先天性成因:

                免疫缺乏或支氣管絨毛功能障礙就容易使支氣管反覆感染,長期的感染發炎就容易衍生出支氣管擴張症的問題。

                先天性呼吸道軟骨結構發育不良,會使支氣管異常擴大。

                遺傳性疾病如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或囊性纖維化,會使痰液難以排出積聚在支氣管內造成支氣管擴張症。

後天性成因:

                反覆呼吸道感染,例如肺結核或侵襲性肺麴菌病等。

                反覆嗆咳也會提升支氣管擴張症的風險。

                酗酒、吸毒等不良生活習慣也會提高支氣管擴張症的機率。

支氣管擴張症的診斷方式以影像學為主,其中電腦斷層對診斷此症的正確度很高。支氣管擴張是不可逆的,治療旨在控制感染及減緩症狀,藥物上多使用抗生素、類固醇及祛痰藥物,如果症狀嚴重甚至需用手術切除病灶的肺葉。治療結束後日常的呼吸復健及痰液的引流也非常重要。

 

臨床症狀

支氣管擴張症的 5 大症狀

1.  咳嗽

支氣管擴張患者,常因發炎反應刺激排痰,導致長期咳嗽的狀況,通常咳嗽的現象會隨著病情惡化加重,在患者清晨排痰時,病患頭部放低的側臥姿勢,可使咳嗽的狀況減輕。

2.      咳血

約有5075%的患者會有反覆咳血的現象,輕微者的血量只是痰中有血絲,而嚴重者會發生大咳血的狀況。造成出血的原因為小支氣管動脈受到高壓而破裂,使血液噴出,有時出血量可以到達數百或上千毫升,當出血後血壓下降,就會自動停止出血。

3.      咳痰

患者咳痰的狀況和病情的狀況以及呼吸器管是否通暢有關;病況輕者,天天可能會有少量的黃痰,嚴重者則可能一天會有數百毫升的痰量,並為含有黃綠色的膿痰塊。而病情嚴重的患者,則可能因為發燒或支氣管阻塞,反而減少痰量。

4.      發熱和高燒

支氣管擴張患者,感染細菌黴菌等膿痰分泌物排出不順暢時,容易引起肺炎、肺膿腫、胸膜炎或膿胸時會使患者有發熱和高燒的現象。

5.      食慾減退

隨著患著的支氣管擴張病情變嚴重,通常會伴隨著食慾減退、消瘦、貧血等現象,若患者為兒童時會連帶造成攝取營養太少,導致發育不良。

治療方式

  支氣管擴張症不可逆,此病的治療主要在控制感染及減緩症狀,藥物治療多使用抗生素、類固醇及祛痰藥物,痰液的清除對於治療也有很大幫助,包括姿勢引流、胸部扣擊、哈氣咳嗽和自發性引流等。需要手術的情況不多,除非是嚴重感染或反覆咳血就可能需要手術切除病灶肺葉

照護措施

                *平時攝取充足分,有助於痰液排除

                *採少量多餐均衡飲食維持抵抗力避免感染

                *充足睡眠作息正常

                *避免吸菸和接觸二手菸環境

                *遵照醫囑進行呼吸復健



芳療措施



芳療評值



個案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