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獻查證
1. 病因:
灰指甲是個不分男女,許多人長期難以解決的困擾。台灣的氣候潮濕,非常容易引起黴菌滋生,而灰指甲就是一種指甲的黴菌感染,台語稱作臭甲,或者正式一點的名稱叫做甲癬。灰指甲常會併發在香港腳(足癬)患者身上,原因可能是黴菌感染足部產生香港腳之後,又伺機感染了指甲。另外灰指甲也不只會發生在腳部,手指甲也可能因為手癬的黴菌感染而發生喔!臨床上感染灰指甲的人常常不痛不癢,所以許多人會輕忽這個疾病,等到出現比較嚴重的症狀,例如已經併發甲溝炎甚至是甲床分離時才就醫。另外可能是因為灰指甲這個名稱太深入人心,有些患者會覺得指甲沒有變灰就不是灰指甲,有時也會延誤就醫。灰指甲是一種黴菌的感染,造成灰指甲的黴菌中,導致病例數最多的是皮癬菌,其他還有像是念珠菌或其他黴菌也都有可能。黴菌是一種適應力很強的生物,在許多惡劣的條件下還是可以繁殖,因此傳染力也不容小覷。
2. 臨床症狀:
臨床上灰指甲不一定是灰色的,有時在患者身上可以看到黃色、褐色、綠色…等其他顏色的變化, 但不管是什麼顏色,指甲看起來都會特別混濁。雖然多數灰指甲的輕症患者是不痛不癢的,很容易會讓人掉以輕心,覺得沒什麼大問題,但醫師通常會建議患者應該要積極治療。醫生為什麼會這麼雞婆呢?有底下幾個原因:
灰指甲比較嚴重的患者,有時可發現指甲增厚、周邊脫屑、指甲凹陷、指甲變形、甚至是甲床分離的情形。長期感染的狀況下,指甲當然不可能長好,有時會進而導致甲溝炎、凍甲、鉗甲等問題。真的不處理的灰指甲,可能跟香港腳互相交錯感染,嚴重感染時甚至偶會導致蜂窩性組織炎,不可不慎。為了你最親密的家人或親友、同事。只要是鞋子放在一起,或者是一起出入同樣的潮濕地面,都有傳染的機率。臨床上就不時發現爸媽的灰指甲傳染給小孩的案例。
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好的人,會增加黴菌感染風險,而且因為血液循環不好、感覺神經變遲鈍,很容易因為甲癬的存在,形成難以癒合的傷口,甚至發生蜂窩性組織炎。
免疫抑制的患者:例如愛滋病患者、洗腎病患、器官移植的患者。
肥胖。
抽菸。
年老。
和職業有關:需要長時間穿鞋,如不透氣防水鞋之類的工作,有許多中學生長時間穿著皮鞋、布鞋,也是高風險族群。
不合腳的鞋子,導致趾甲反覆受到外力不良影響。
遺傳的體質:具有某些特定基因的人容易得到黴菌感染,主因是體質比較無法清除黴菌感染。
指甲美容不當。
3.治療方式
感染灰指甲該如何根治?目前治療灰指甲的用藥,包括口服、外用、雷射和拔掉指甲等方式。目前灰指甲的治療方式大致上可分為:口服藥物、傳統外用藥物、指甲油劑型藥物、指甲拔除手術、雷射治療等四大類,每種治療都各有優點,也有各自的侷限,醫師會綜合考量患者的狀況給予適當的建議。
口服藥物:藥物經由肝臟代謝,須檢測肝功能指數變化;有些藥物會和其他藥物產生交互作用,使用要小心,而有些藥物則不建議充血性心臟衰竭的患者使用。在肝功能檢查方面,必須在服藥前和服藥數週後各檢測一次。口服藥物治療期:1天1次,手指甲感染需連續服用42天,腳趾甲則是84天。口服藥物主要是利用藥物的抗黴菌功能來治療灰指甲的黴菌感染。目前實證有效,且健保有給付的藥物是 terbinafine(商品名:療黴舒)以及 itrAConazole(商品名:適撲諾),但這類口服藥物一定要遵照醫囑吃完整個療程,否則容易治療失敗。如果是手部的灰指甲大約需要治療 6 週,腳部的灰指甲大約需要 12 週,如果中斷了,黴菌很容易會長回來,整個療程就前功盡棄。在所有治療方式中,口服藥物的治療效果最佳,是治療灰指甲的首選,多數人都可以獲得不錯的療效!但在某些人身上可能影響肝功能,因此有肝臟疾病或肝功能異常者,或者是有心臟衰竭等疾病患者,醫師可能會建議其他治療方式。許多人會擔心口服藥物傷肝而自行停藥甚至放棄治療,但其實不用這麼擔心。醫師會根據臨床症狀以及治療反應來調整用藥情形,也會在適當的時間點監測你的肝臟與心臟功能,這些問題請交給你的醫師替你擔心吧!好好遵從醫囑,有問題就提出,千萬不要自行停藥喔!
傳統外用藥、指甲油劑型藥物:治療甲癬的藥劑有比較特別的指甲油劑,透過溶劑快速揮發的作用提升藥劑濃度、穿透指甲板殺黴菌,每週1次,腳趾甲需要持續9~12個月,怕吃藥或有禁忌症的人可選用此法。外用藥物通常會使用在不適合口服藥物,或是灰指甲還沒有感染到指甲根部的患者身上。局部的外用藥物,例如抗黴菌藥物 efinAConazole 這類藥品先天上有個弱點,因為往往滲透力不佳,導致沒辦法深入甲床來對抗黴菌,另外對指甲的附著力較低,必須要天天使用。但隨著醫藥的發展與進步,目前已經有些藥物可以強化對指甲的滲透性以及附著性,劑型有點像是「指甲油」的概念,即使沖水、洗澡也不太會被洗掉,因此可以達到長效作用,例如國內現在市佔率較高的藥品 amorolfine(商品名樂指利)就可以一週使用一次,但在手部的灰指甲要使用 6 個月,在腳部的灰指甲則要使用 9-12 個月,另外要注意的是在少數患者身上可能發生皮膚刺激的反應,如果有這樣的狀況請向你的醫師反應。
指甲拔除手術:如果感染很嚴重,或者是使用口服或外用藥物治療效果仍不好的患者,醫師可能會建議以手術的方式先移除指甲,這個做法可讓讓藥物比較容易進入被感染的甲床,達到較好的治療效果。所以大家不要以為拔完指甲就沒事了,通常之後還是需要持續的藥物治療喔!
雷射治療:許多外國研究利用雷射的光熱效應殺黴菌、促進指甲生長速度,但療效不如上述治療方式,若想自費嘗試,要尋求合格的醫療機構。雷射在灰指甲的治療上也有些角色,但是在相關研究中認為治療效果不是很好,再加上費用比起傳統的治療方式更高,因此目前多數醫師只會把雷射當作輔助治療的角色,並不需要特意追求高價的雷射治療,好好使用口服及外用藥物通常就很足夠。
4.照護措施
灰指甲的保養與預防,一切還是要回到灰指甲的「致病機轉」。灰指甲就是指甲的黴菌感染,所以只要能讓指甲不容易發霉的方式,就是好的預防方式!怎麼樣讓黴菌不容易長呢?保持乾燥、避免接觸可能的感染源、避免指甲受傷,以上就是預防灰指甲的三大心法。這樣講可能不夠具體,我們把相關注意事項條列如下:
- 定時清洗手腳,如果手碰過得了灰指甲的腳,一定要再洗手。
- 用正確的方式剪指甲,最前端剪平,兩側再稍微磨圓,每次都要消毒剪指甲的工具。
- 穿著吸汗的襪子,並且勤於更換。
- 選擇通風良好的鞋子。能穿拖鞋就不要穿鞋子。
- 丟棄感染前穿過的舊鞋,或者至少要好好消毒這些鞋子。
- 在游泳池、公共浴池等地面易積水處,請記得穿上拖鞋,避免沾水。
- 避免常常去做指甲或者使用人工甲片導致原有的指甲受損或弱化。
- 同時注意身體其他處的各種黴菌感染(香港腳、手癬、體癬…等)避免交叉感染。
疔瘡
疔瘡是可以痊癒的毛囊感染
如果單一個毛囊受到感染,我們叫它毛囊炎(Folliculitis);如果是好幾個相鄰的毛囊都一起被感染,我們叫它疔瘡(Furuncle);如果這好幾個毛囊的感染已經擴及到鄰近的皮下組織,我們叫它癤或是癰(Carbuncle);如果感染深到皮下脂肪、大到一定的範圍,我們叫它蜂窩性組織炎(Cellulitis)。
疔瘡的感染來源,最常源自於細菌,尤其以正常皮膚就會有的細菌,像是金黃色葡萄球菌為大宗,因此只要把細菌殺死了,疔瘡就可以痊癒,不會反覆發生。
針對發炎厲害、內容物已經液化呈膿的粉瘤或疔瘡,直接切開病灶、排出這些膿液,確實是最快速有效的治療方法,然而,切開排膿的重點,在於「切開」、妥善消毒之後,在粉瘤或疔瘡上面切開一個乾淨的切口,切口的深度要夠,才能讓底下的膿液順利排出人體,不會擴散到旁邊,這才是有效的治療。
根治的方法
發炎的粉瘤、疔瘡雖然是臨床上最常見的感染,然而不是所有會痛的都只是粉瘤或是疔瘡這麼單純,有一些特別容易復發、很難控制的發炎,要考慮其他潛在的原因,像是長在嘴周,要小心可能是牙周發炎後形成的膿瘍;長在肛門附近,要小心可能是肛門瘻管的皮膚開口;長在腋下、腹股溝,要注意可能是化膿性汗腺炎的初期表現。皮膚若出現急性會痛的病灶,屬於急性皮膚病,請儘快就醫,不要拖延,早期治療可以降低永久性疤痕產生的機會。
【專科醫師的貼心叮嚀】粉瘤&疔瘡
· 疔瘡是好幾個毛囊同時受到感染,最常見是細菌感染,疔瘡好了就痊癒了。
· 疔瘡或粉瘤都不能自己擠,會惡化發炎,通常吃藥、擦藥,一週內會緩解。
2.芳療措施
3.芳療評值
4.個案回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