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獻查證
1. 病因
青春痘(痤瘡、面皰、粉刺、暗瘡)其實是毛囊發炎的疾病,正式名稱是「痤瘡」。一般 最常見的痘痘,稱為「尋常性痤瘡」(ACne vulgaris)。有許多原因都會造成長痘痘,例 如壓力、熬夜、睡眠不足、飲食(如高熱量、高糖份食物、含有激素的乳製品)、荷爾蒙 變化(例如生理期之前的生理痘,青春痘位置對照較常發生於下巴,而多囊性卵巢症候 群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 也容易導致痤瘡)、不當使用保養品或化妝品、悶 熱流汗、環境髒污、某些口服藥(如 lithium 鋰鹽)……等,而這些原因,可能與青春痘的 四大致病因素有直接或間接的關聯。 歸納分析青春痘形成原因的病理機轉,有四大致病因素:
1. 毛囊開口角化異常,造成毛囊阻塞。
2. 毛囊四週的皮脂腺活性旺盛,過度分泌皮脂,與上述因素共同形成「粉刺」(comedo 與 comedones),也就是所謂的「白頭粉刺」(閉鎖性粉刺)與「黑頭粉刺」(開放性粉 刺)
3. 毛囊附近的痤瘡桿菌(PropionibACterium ACnes,初油酸桿菌)過度滋生,造成毛囊局 部感染。
4. 毛囊與附近皮膚組織發生發炎反應,造成毛囊炎。
2. 臨床症狀
皮膚出現大小不一的丘疹、痘痘、膿皰,皮膚表面紅疹,擠壓時會有白色或黃色分泌物擠出,嚴 重時會有化膿、囊腫的情形發生。
3. 治療方式
一般治療使用外用藥,嚴重時會搭配口服藥。 外用藥:較輕微的青春痘,可單純使用外用藥物治療,例如外用抗生素、過氧化苯、硫磺製劑 等。 外用藥可與口服藥合併治療,例如口服抗生素(如 doxycyline, minocycline)、抗雄性素(如 spironolACtone)、消炎藥物(如 NSAID,包括 diclofenAC, ibuprofen)等。
4. 照護措施
1. 勤洗臉 :一日洗臉 2 到 3 次,以清除臉部多餘油脂。皮膚清潔之後,可以用冷、熱水交替 拍打臉部面,以加速血液循環,增強皮膚抵抗力。
2. 加強保濕:保濕是保養中最重要的一環,肌膚含水量高了,膚色自然明亮,也不易產生皺 紋。不論是室外或冷氣房,每天都要補充大量水分。
3. 避免使用化妝品:化妝品中含有致痘性物質,容易導致面皰症狀加重。化妝品只能掩蓋不能 治療,因此應盡量避免使用。
4. 注意飲食:飲食切忌要清淡,忌高糖、高熱量、高脂肪和辛辣刺激的食物。如糖、巧克力、 油炸煎炒的主食或菜肴、酒、生蒜、肥肉、濃茶、可樂、咖啡等,易使身體燥熱,刺激皮 脂分泌。
5. 心情調整:保持健康的心態,穩定的思想情緒,精神上的壓力可造成皮脂分泌旺盛,是面皰 產生的原因之一,盡量多做一些讓自己心情愉快的事。
6. 充足睡眠:睡眠不足或經常熬夜,容易加重面皰、粉刺產生。肌膚的新陳代謝通常於晚上 11 點到半夜 2 點進行,良好充足的睡眠,能讓肌膚得到完善的保養。
7. 避勉觸碰:經常用不潔的手觸碰臉部,容易造成細菌在肌膚上滋生;頭髮不潔也容易刺激臉 部肌膚,均是導致惱人痘痘的原因之一。
8. 床具清潔:被子、床單、枕頭、洗臉毛巾等要時常清洗以保持清潔。陽光的曝曬是最好的消 毒,紫外線更具有殺死細菌的效果。
9. 適度運動:適度運動可促進新陳代謝,對身體及肌膚都有良好效果,每天 3~5 分鐘的體操, 就可以保持美麗的肌膚!
10. 卸妝保養:記得睡前務必徹底卸妝,否則油脂會塞住毛孔,長出青春痘。清潔後的適度保 養,可以加強問題肌膚本身對環境汙染的防禦及修護力。
2.芳療措施
3.芳療評值
4.個案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