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獻查證

1.       病因
富貴手
富貴手”也被稱為“主婦手”,是手部濕疹的形象化俗稱,發病時手部皮膚乾燥、皮紋粗,甚至皮膚皸裂的皮膚病,是一種手部接觸性皮炎
富貴手問題主要歸於脾胃消化系統,需要糾正腸胃運化冰冷食物要戒,因為會刺激皮膚和腸胃系統,大多常用調理來幫助除濕散寒。
燙傷
傷害來源有關,常見的燒燙傷種類,包括:溫度性燒燙傷、化學性燒燙傷、電燒燙傷,被火源或是熱液燒燙傷的情況,屬於「溫度性燒燙傷。燒燙傷所造成的組織傷害程度,取決於組織接觸的熱源溫度高低和接觸時間長短。

皮膚一旦接觸40~44℃以上熱源時,皮膚或皮下組織的蛋白質會產生變性,蛋白質的結構因此受到

破壞。當暴露在45℃達1小時,細胞膜就會被破壞;熱源溫度大於60℃,接觸時間只要3~5秒,

接觸部位的組織蛋白質就會凝固、細胞會壞死。
 
腹瀉
  腹瀉(俗稱拉肚子, 最常見的原因為膓道感染,可能是病毒、細菌、寄生蟲等的感染,也就是一般   
 
所謂的「膓胃炎」。主要是透過與病人的密切接觸(例如:透過與病人分享食物、水、器皿、接觸
  
到病人的嘔吐物、排泄物或病人曾接觸的物體表面)、吃或喝到污染的食物或飲料等途徑傳染。另
  
外也可能是全身性感染的其中一個表現。非感染性原因例如:乳糖不耐症、發炎性腸道疾病。藥
  
物、大膓激躁症、急性中毒等因素。另外依症狀持續時間可分為急性腹瀉(小於兩周)、持續性腹
  
瀉(二至四周)、慢性腹瀉(大於四周)。急性水樣腹瀉其中一個原因為霍亂弧菌感染。出血性
  
腹瀉,也就是糞便中帶血,又稱為痢疾。大部分情況不需做糞便培養確定病原。

2.       臨床症狀
富貴手
造成富貴手的原因主要有兩個:

1)手部皮膚油脂異常,再加上受外界環境影響而乾燥脫皮,此時皮膚薄,通透性高,抵抗力差,自然容易發病(孩子們也易患上季節性富貴手)。

2)清潔劑、洗衣粉等化學品刺激皮膚:家中常用的洗滌劑大多為鹼性,而人的皮膚呈弱酸性,皮膚長期受到這些刺激性化學洗滌用品的傷害,會令(保護皮膚的)表層油脂被“洗掉”,皮膚難免引發皸裂、 脫皮、發癢等濕疹症狀。

這類問題有季節性特徵,冬天加重,夏天減輕。

燙傷

燒燙傷依皮膚受傷深度,可分為ㄧ度、淺二度、深二度、三度、四度:

ㄧ度燒燙傷:傷及範圍為表皮層,皮膚出現紅腫、疼痛的現象,無水泡產生。

淺二度燒燙傷:傷及部分真皮層,皮膚紅腫、長水泡、劇烈疼痛和灼熱感。

深二度燒燙傷:傷及真皮深層,皮膚呈現淺紅色並長出白色大水泡,此期較無疼痛感。

三度燒燙傷:傷及全層皮膚,呈現白色或乾硬的皮革狀。

四度燒燙傷:損傷範圍為全皮層,且傷及皮下脂肪、肌肉和骨骼。

3.       治療方式
富貴手
(1)
富貴手的皮膚保護力會變得較差,較為脆弱敏感,最重要的就是要避免接觸刺激性物質。

(2)皮膚的保養修復需要積極保濕以及避免過度清潔:選擇成分單純且無添加香精的護手霜,頻繁的塗抹,避免皮膚水分過度散失且增加皮膚的保護力。洗手以微溫的清水清洗,若有油汙沾染再以溫和中性的清潔劑清洗。

洗手後以面紙輕拍皮膚將水分吸乾,立即擦上保濕霜。

(3)飲食方面應營養均衡,避免性質寒涼和燥熱辛辣的食物(寒涼食物會阻礙氣血運行及影響脾胃機能,燥熱食物則會讓皮膚發炎加重)。

燙傷

 一旦發生燒燙傷,不論傷口大小或嚴重程度,最重要的是「立刻沖冷水,讓皮膚快速溫和地降   
 溫,在冷水下沖15~30 分鐘,可避免高溫持續停留在皮膚上,造成更嚴重的傷害。但切記勿以冰  
 敷的方式來降溫,因為燒燙傷的皮膚組織較為敏感,反而容易發生凍傷。

 網路上建議的牙膏、白藥膏、小護士、神奇紫草膏、凡士林等,此類膏狀產品覆蓋於皮膚上,反 
 而會將「熱度」包覆住,減緩皮膚降溫的速度。加上這些物質黏著度較高,附著在燙傷傷口上較 
 不易清除,換藥時反而容易感到疼痛。鹽水具有吸熱和高滲透壓的特性,可達到降溫效果,人體
 皮膚於受損狀態下,其預防水分流失的保護功能會喪失,這時如果浸泡鹽水或使用鹽水沖洗,反
 而容易因高滲透壓而導致體液流失。

 一旦不慎發生燒燙傷時,最正確的處理口訣為「沖、脫、泡、蓋、送」
  
腹瀉
  感染性腹瀉的預防方式包括:改善環境衛生、確保飲用水的潔淨以及勤洗手。讓嬰兒持續哺乳至
  
少六個月,並施打輪狀病毒疫苗。在治療方面,給病人服用口服脫水補充液,乾淨的飲用水加上
 
適量的鹽、糖、鋅片,如果說買不到口服脫水補充液,可以參考配方自行配製,口服脫水補充療
 
法在過去25年內拯救了五千萬名孩童免於因腹瀉造成的脫水或電解質不平衡而死亡。一般建議腹
  
瀉患者仍可正常進食(如果是哺乳中的嬰幼兒則照常哺乳)。徜若病人出現嚴重的脫水症狀,則可
  
能需要靜脈輸液,但這情形並不常見,絕大多數的案例都能經口補足流失的水和電解質。腹瀉的
  
病人很少需要抗生素,但在極少狀況下仍需要依情形給予抗生素(例如腹瀉中帶血、伴隨高燒、
 
旅行後隨即發作的嚴重腹瀉、或是在糞便檢體中見到或培養出特定的細菌或寄生蟲)

4.照護措施
   
富貴手

(1)   多運動

(2)   放鬆心情

(3)   減少壓力源

(4)   早睡

(5)   洗完手盡早擦乾

燙傷
(1)
日常謹慎
(2)
遠離火源
(3)
一但有狀況要送醫

(4) 避免使用偏方

腹瀉
(1)
補充電解質
(2)
清淡飲食
(3)
鋅、益生菌的補充

(4)不要多吃


2.芳療措施


3.芳療評值


4.個案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