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獻查證
1. 病因
青春痘(痤瘡、面皰、粉刺、暗瘡)其實是毛囊發炎的疾病,也是一種毛囊炎,正式名稱是「痤瘡」。一般最常見的痘痘,稱為「尋常性痤瘡」(ACnevulgaris)。有許多原因都會造成長痘痘,例如壓力、熬夜、睡眠不足、飲食(如高熱量、高糖份食物、含有激素的乳製品)、荷爾蒙變化
(例如生理期之前的生理痘,青春痘位置對照較常發生於下巴,而多囊性卵巢症候群polycysticovarysyndrome/PCOS也容易導致痤瘡)、不當使用保養品或化妝品、悶熱流汗、環境髒污、某些口服藥(如 lithium鋰鹽)……等,而這些原因,可能與青春痘的四大致病因素有直接或間接的關聯。
歸納分析青春痘形成原因的病理機轉,有四大致病因素:
1. 毛囊開口角化異常,造成毛囊阻塞。
2. 毛囊四週的皮脂腺活性旺盛,過度分泌皮脂,與上述因素共同形成「粉刺」(comedo與
comedones),也就是所謂的「白頭粉刺」(閉鎖性粉刺)與「黑頭粉刺」(開放性粉刺)。
3. 毛囊附近的痤瘡桿菌(PropionibACteriumACnes,初油酸桿菌)過度滋生,造成毛囊局部感染。
4. 毛囊與附近皮膚組織發生發炎反應,造成毛囊炎。
痤瘡桿菌在生長時,會產生許多丙酸(propionicACid),丙酸又稱為「初油酸」,所以痤瘡桿菌又稱為「痤瘡丙酸桿菌」、「初油酸桿菌」。
痤瘡桿菌是厭氧性的革蘭氏陽性菌,當毛囊阻塞時,毛囊內部微環境的氧氣變少,使得厭氧性的痤瘡桿菌大量繁殖,並分泌酵素將皮脂分解為游離脂肪酸,對皮膚造成強烈刺激性,誘發毛囊出現發炎反應,形成痤瘡(青春痘)。
2. 臨床症狀
1.開放性粉刺:皮脂腺分泌過多的粉刺只是稍微堵塞毛孔,尚可以輕易排出,此時僅是皮膚出現粉刺,稍微擠壓或清潔皮膚時或可以感受到。
2.閉鎖性粉刺:開放性粉刺與皮膚角質形成較大的粉刺,堵塞毛孔,此時不容易排出,會造成毛囊會變大、發紅的發炎現象,形成稍微凸起的紅疹,容易吸引病人摳抓,進一步導致毛囊感染。
3.膿皰型痤瘡:開放性粉刺受到細菌感染導致毛囊發炎,此時毛囊會明顯的腫大、甚至會感受到疼痛化膿,擠壓時可能出有膿血產生。
3. 治療方式
有青春痘的問題,請勿嘗試偏方,避免延誤治療而形成疤痕,可直接至皮膚科門診治療,皮膚科醫師會根據上述形成原因的病理機轉,考慮病人狀況調整用藥,搭配口服與外用藥治療一段時間,即可完全痊癒。
A.外用藥
● 抗菌成分:外用抗生素(clindamycin、fusidicACid、erythromycin、gentamicin等)、過氧化苯
(benzyolperoxide)、硫磺製劑(硫磺亦有去角質作用)。抗粉刺成分:外用A酸、杜鵑花酸等,需長期治療。
● B.口服抗生素:四環黴素(四環素)
如果痘痘是屬於高度活躍或嚴重的情況,除了擦藥之外,可能還需要配合數週或數個月的口服抗生素藥物治療,並沒有於數天內一定可以快速消除或治療青春痘的好方法。這類抗生素藥物最常使用者為四環黴素類(四環素)藥物,如doxycycline或 minocycline,一般而言為相當安全的藥物,可有效抑制造成青春痘的痤瘡桿菌滋生,並有消炎的作用,須於飯後服用,且不可馬上躺下休息,以免發生胃食道逆流的不適感,少部份的患者可能會出現腸胃不適、頭暈等副作用。但若使用 tetrACycline,則須於空腹時服用。
● 口服抗生素治療青春痘:要注意避免抗藥性
口服抗生素治療青春痘的初期,可能就會發現青春痘逐漸改善的效果。在治療初期,由於病況還沒有得到完全的控制,所以仍可能會冒出新的痘痘,但經過一段時間,冒痘痘的速度會逐漸減緩。青春痘口服藥療程,如四環黴素類別等抗生素,視情況可能須六至八週,對於嚴重的病情,口服藥療程可能須長達三個月,甚至有的病人需要半年以上的長期治療,若對抗生素治療反應不佳,可改用口服A酸。抗生素治療期間,不可隨意停藥,以免造成痤瘡桿菌的抗藥性,增加後續治療的困難度。
● 口服 A酸
對於傳統療法無效之嚴重痤瘡,例如囊腫型痤瘡(ACnecystica)與結節型痤瘡(nodularACne),或對抗生素治療反應不佳的病患,可改用口服A酸,且目前研究顯示,按照體重換算,服用足夠劑量的口服A酸後,有機會根治青春痘。但口服A酸副作用較多,且需要服用完整療程才有良好的作用效果,須由皮膚專科醫師審慎評估後再使用,不建議用於輕度或中度的青春痘(痤瘡)患者,且一般情況須自費,台灣全民健保只給付青春痘極度嚴重的案例。使用口服A酸時,建議與食物一起服用,吸收程度會較佳。
4. 照護措施
面皰肌膚宜加強潔淨、殺菌之作用。隨時保持毛孔的暢通,避免阻塞。應選擇清爽、能收縮毛孔、油脂成份少的保養護膚品。臉部有青春痘時,應找專業的美容人員處理,幫助傷口癒合、淨化。並在日常生活中的飲食起居方面特別注意配合。
1. 頭髮與手常會有細菌附著,所使用的物品容易引發細菌感染,所以毛巾、枕套、被單須常換洗。
2. 做好完整的清潔、正確的保養,使用合格的化妝品,並且定期接受專業人員的粉刺清除,以減少面皰的產生。
3. 在長面皰期間,儘可能不要使用潤絲精,避免沐浴用品或洗髮用品之刺激。額頭長面皰的人,也要避免頭髮接觸。
4. 在不懂得面皰該如何處理之前,勿輕忽或濫擠,應接受專業人員之護理,一週至少一至兩次。
5. 輕微之面皰,不必避免正常營養品;嚴重面皰則要完全聽從專業人員的指導,並於治療效果達成後,建立起正確自我保養習慣。
2.芳療措施
3.芳療評值
4.個案回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