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獻查證
1. 病因:
濕疹是個發生率極高的皮膚疾病,許多人都曾經被醫師診斷過濕疹。且濕疹的症狀非常多元,手上起的紅癢水泡、手肘乾或脫皮發紅的症狀,甚至是我們常聽到的異位性皮膚炎、接觸性皮膚炎、汗皰疹、脂漏性皮膚炎等等….這些會讓皮膚產生發炎、紅腫、組織液滲出、脫屑症狀的皮膚
疾病,都是濕疹。
這次個案的濕疹為手部濕疹,手部濕疹發生的原因常是多種因素共同構成,是先天體質和後天環境的交互影響,而簡單來說可以將之區分為內在因素及外在因素來了解:
l 內在因素:例如異位性體質(天生皮膚的皮脂膜或保護屏障相對脆弱)、多汗症、壓力大、不良習慣(抽菸、熬夜)、不自覺習慣性撕皮或摳抓(使皮膚受傷)。
l 外在因素:天氣溫度和濕度變化、長期接觸易刺激性或是易過敏性物質(如:清潔劑、化學酸鹼物質)、工作需長期碰水、致過敏物質,例如:香料保養品、金屬(特別是鎳及鈷)、染髮劑、抗菌防腐劑、橡膠合成物)。
而這些都不會是單一的原因,許多手部濕疹大多都是交互影響而造成的,這也是為什麼沒有特定的族群是濕疹的受害者,家庭主婦可能因為每天煮飯、洗菜、洗衣、擦地板,長期下來手指的皮膚變得粗糙、脫皮,碰水後皮膚整個又癢又痛、紅腫和龜裂有傷口;上班族每次工作壓力大、天氣悶熱冒手汗或是手戴金屬飾品手掌和手指側邊反覆出現搔癢的小水泡,長期反覆發作之後手指皮膚也變得粗糙、容易脫皮,這些都可能會是造成手部濕疹的原因。
2. 臨床症狀
濕疹一般指的是非其它疾病造成的表皮及真皮發炎。而濕疹最困擾的部分大概在於總是會反覆
的出現不同的臨床症狀,有時候會痛、癢,甚至是滲出組織液;有時候則會變得乾燥、脫屑。
「手部濕疹」泛指所有發生在手部的皮膚變化,在臨床上的表現非常多樣化,除了手部皮膚,長期下來也可能影響到指甲周圍並造成指甲變形,甚至濕疹也可能合併黴菌或細菌感染。臨床上將濕疹區分為急性(濕)與慢性(乾)濕疹,但其實很長見到的是兩種濕疹同時或緊接著反覆出現,也就是一隻手上同時有長期的乾屑脫皮,又有近期惡化的紅疹龜裂,發紅、發癢。
l 急性濕疹:皮膚表面看到的會是紅、腫甚至是滲出一些組織液,看起來比正常的皮膚還要濕的狀態,這個時候就是標準的急性濕疹,典型的症狀包括:發紅、龜裂破皮、流湯、水泡狀看起來是偏「濕」。
l 慢性濕疹:但濕疹並不會只停止在急性期的狀態,隨著反覆的急性濕疹發作,皮膚變不斷的經歷反覆發炎,也因此角質的代謝會越來越不正常,甚至出現代謝困難,天然保濕因子跟生理性的脂質沒辦法順利產生,角質層會更沒辦法抓住水分變得更乾,無法順利代謝的情況下角質層就會變得越來越厚,也容易出現整片的脫屑。典型的症狀包括:脫屑、乾皮、硬皮、角質增厚則是看起來偏「乾」。
3. 治療方式
濕疹這種變化多端的疾病,醫師不只是要「對症下藥」,還要思考到更源頭的誘發因子,以及想辦法預防持續惡化等許多面向。在不同時期的濕疹可能代表不同的成因、不同的症狀,自然會有不同的治療方式。最常見的處方是外用類固醇藥膏或口服類固醇使用,配合口服抗組織胺止癢,也避免搔抓讓濕疹惡化,越抓越癢,惡性循環。用藥治療的時間依嚴重度不同,需 1-4周的完整治療。若是效果不佳或是不適合使用類固醇的病人,還有以下治療選擇:紫外線照光治療
(一周需 2 - 3次到醫療院所接受光療)、濕敷療法、外用或口服免疫抑制劑( CalcineurinInhibitors)、A酸(Alitretinoin)等。
4. 照護措施
除了遵守醫生的治療策略之外,理解濕疹反覆發作的內、外原因也會是很重要的自我偵測與控管,臨床上也發現,最困難的並非醫生開藥、給予診斷或醫療指示,但如何改變生活習慣,養成正確的照護習慣才是最困難,但最重要的,因為只有配合正確的保養和預防,才能解決反覆發作、總覺得都治不好的困擾。
(1) 不能太乾 要保濕
正常健康的皮膚覆蓋著一層天然的皮脂膜來鎖住水分,保持手部滑嫩,但手部濕疹的皮脂膜會變得脆弱、水份散失增加,皮膚的水份保濕反而是此疾病最重要的議題之一。當手部乾燥、搔癢不適時,應該要擦保濕乳霜,使用保濕霜可以幫助建立表皮的油脂保水屏障,強化對於外在刺激物或過敏原的防護。但保濕跟把手沾濕是不一樣的,如果透過泡水或是反覆洗手想把乾屑洗掉,反而會加重病況,想反的養成使用“正確”保濕劑或護手霜的習慣,對於保水的助益才是有效的,例如。對於手腳掌這種厚皮、乾皮龜裂的位置,偏水性的乳液可能不夠,需要用到油性保濕、凡士林、含有甘油、乳木果脂等保濕成分的產品,並且一天多次、隨時保濕。
(2) 不要浸濕(包含水和汗)
如同上面提到的,保濕跟把手沾濕式不同的,「水」反而會破壞天然的皮脂膜使手部濕疹惡化,因此做家事時都應該避免直接用手接觸到水及化學藥劑,建議戴手套或是盡量將需要接觸水的家事集中處理,以減少接觸水的時間,若是無法避免要接觸水,也建議用常溫水來洗手,熱水反而會加劇濕疹,並盡量使用和的肥皂或洗手乳,避免常用香味過濃或強力抗菌的洗手乳,潛在的刺激性和致敏性較高。
(3) 從內到外 減少刺激
濕疹的病因有外在也有內在,同樣要好好照護濕疹,就應該練習由內而外的減少刺激。放鬆心情,適度休息、紓解壓力和情緒,以及不搔抓、摳皮屑、戴手套,避免徒手接觸刺激性和過敏性的物質、汁液容易造成刺激或過敏的食材(蔥、薑、大蒜、洋蔥、辣椒、肉品、酸性水果、檸檬、柑橘、芒果、馬鈴薯、芋頭等),都是需要在日常生活中給予更多注意與留心。
2.芳療措施
3.芳療評值
4.個案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