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個案是在上班時的同事,有天打電腦打到一半時他突然默默飄到我旁邊輕聲的說: 『溫蒂,你有沒有緩解癢的精油?』不看還好,一看我的天啊,腹部、手臂過敏紅疹無一倖 免,立刻打開手邊精油盒,找尋適合的精油,在會談與收集資料的過程中也得知個案喜好:木質調,因此在調整精油後加了 1-2gtt 的扁柏精油,個案第一次聞到味道十分喜歡。最後能看到個案不適緩解,有很大的成就感!
文獻查證
1. 病因
現今社會中有將近 20﹪的人都有皮膚過敏的現象,包括蕁麻疹或異位性皮膚炎。對某種物質過敏的意思就是指,當吃下、摸到或吸入某種物質的時候,身體會產生過度的反應,導致這種反應的物質就是所謂的「過敏原」。過敏者的身體會製造抗體來對抗這些過敏原,在正常的情況下,身體製造抗體的目的是為了保護身體不受疾病的侵害,但過敏者的身體卻會將正常無害的物質誤認為是有害的東西。當身體產生抗體的時候,就表示身體對此物質或過敏原已經
「敏感化」了。這種過敏性反應會導致一些身體問題,而這些問題通常是不會發生在正常人身上的。在蕁麻疹中,有許多都是因為身體釋出一種叫做「組織胺」的天然物質所引起,釋出組織胺也是過敏反應的一部份。皮膚過敏是一種最為常見的過敏形式,常見的表現有蕁麻疹、皮膚搔癢與異位性皮膚炎。
2. 臨床症狀
皮膚過敏的特徵是發癢,同時也可能會合併有紅腫、乾屑、水泡或病灶結痂及滲出液化等症狀;這些病灶的形狀與大小各有不同。偶爾可能會發生胸部緊繃、麻木、腫脹等症狀;當出現這些症狀時,必須立即就醫。其他全身性的過敏症狀還包括發癢、打噴嚏、流鼻水、淚眼、皮疹、氣道阻塞或蕁麻疹等皮膚症狀。在極罕見的情況下,過敏反應甚至可能會危及生命,例如過敏性休克症狀。
3. 治療方式
(一)增加皮膚含水量,保持皮膚濕潤:皮膚過敏以乾燥者居多,皮膚乾易引發癢感;適度使用乳液、乳霜、沐浴油等有助於保持皮膚水份,可選擇無香精、低過敏性配方兼具保濕功用之產品,在洗澡後或感覺皮膚乾燥時塗抹。
(二)避免接觸刺激物,以免病情惡化:常見的過敏原或刺激性物質儘量少接觸,例如:肥皂、清潔劑、化學品等;塵蹣、灰塵之類的過敏原可以除塵機或防塵布來改善;至於食物過敏原和過敏性皮膚間關係並不十分明確,因此低敏奶粉或是嚴格的食物控制,皆可與醫師討論後才執行。較可能引起過敏的食物:如牛奶、黃豆、小麥、蛋及核果類(如腰果、胡桃、花生等),有殼海鮮(如蝦、蟹、貝類等)、酒、香菇、糯米、鴨肉。宜作過敏測試後再決定是否忌口,以免因噎廢食,造成營養素不均衡。
(三)減少皮膚受感染,常保皮膚健康: 皮膚本有一些正常菌落,如葡萄球菌等。當皮膚完整性受損時,便易被細菌侵犯。把手指甲剪乾淨,並改正搔抓惡習,可減少皮膚受感染的機會。
(四)紓解情緒壓力,有助防止搔抓: 驕躁不安的心情,易使病情惡化。同時培養小孩靜態娛樂休閒活動之喜好,有助於安定情緒。游泳是不錯的運動,但泳畢後記得沖洗徹底,以免餘氯殘留刺激皮膚。
(五)遵從醫師指示,提早恢復正常:即使多方注意,有時候過敏性皮膚仍會惡化此時要靠
藥物及適當的護理以便早日恢復過來。一般醫師會處方口服抗組織氨以求止癢,外用類固醇藥膏治療濕疹,必要時會開抗生素對抗感染。醫師會斟酌病情利弊調節藥物,應力遵醫囑,不自作主張,以免貽誤病情。
4. 照護措施
避免接觸已知的過敏原,應完全地避開這些過敏原。如果過敏原是一種食物或藥物,則應將這類過敏原在飲食中排除。醫師可能會建議使用低過敏性替代品。使用不含香料的肥皂及溫水清洗身體,可以減輕搔癢的程度。輕輕地將身體拍乾,並蓋上冷敷布或塗上具水溶性的乳霜或乳液。抗組織胺劑可以緩解搔癢及腫脹的症狀;這類藥物的劑型有片劑、膠囊、口服液及注射劑。抗組織胺劑可能會導致嗜睡的現象。
芳療措施
芳療評值
個案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