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獻查證
(1.)膝蓋痛前側原因:股四頭肌肌腱炎、跳躍膝、跑者膝、膝關節積水、退化性關節炎
上面一點的前側痛大概是股四頭肌肌腱炎。在中間部位,髕骨周圍的,可能是跑者膝、膝積水。下面一點的可能是跳躍膝;股四頭肌肌腱炎、跳躍膝,哪裡有問題就摸得到哪裡痛,而跑者膝、膝關節積水,通常摸不到哪裡會痛。股四頭肌肌腱炎、跳躍膝(Jumper’s knee)通常跟激烈的跳躍運動有關。比如:打排球、羽球、跳繩跳很多、跳高跳遠。短跑選手、網球選手等需要爆發力的運動,通常屬於年輕人的疾病。股四頭肌肌腱炎這個狀況比想像中的常見大約10%的患者是這個問題。跑者膝(Runner’s knee, PFPS):不一定要跑步才會得跑者膝,跑者膝是-髕骨疼痛症候群的簡稱,簡單講就是髕骨周邊一圈痛,上下左右都有可能,還可能會換地方,這個狀況超級多,大約30%的前側膝蓋痛是這個問題。膝關節積水 (Knee effusion),會覺得膝蓋脹脹的,想蹲但不下去,常伴隨膝蓋內韌帶、軟骨受傷的後遺症,有東西受傷(軟骨、韌帶)才會導致膝蓋積水。 退化性關節炎 (Knee Osteoarthritis), 年齡約略40或超過就是膝退化性關節炎的高危險群,常常膝內側韌帶壓了就痛、蹲下也痛,會合併有內側膝韌帶痛、內側皺襞症候群。 內側皺襞位於膝蓋髕骨的內下方與內側韌帶之間。是胚胎時期的膝蓋組織,未完全退化萎縮而造成,所以大部分的人(80%) 是沒有內側皺襞的, 而有內側皺襞的人,相對容易膝蓋內側疼痛,而內側皺襞症的患者,通常會說:我一跪就超不舒服。我一蹲就超級痛超級酸。常發生於一直去彎曲、伸直膝蓋,或是常常要蹲很久 如:拜拜或長時間要跪下來做事時,在彎曲伸直時,內側皺襞與旁邊骨頭一直摩擦,就會發炎腫脹,或是某些年輕運動員真的要彎、伸膝蓋很多的人(打排球),而大部分還是中年長輩以上的好發較多。所以屬於退化性的膝關節疾病。
(2.)膝蓋痛外側疼痛原因
膝外側韌帶(LCL)與髂脛束症候群(ITBS)
髂脛束(ITBS=Iliotibial band syndrome)又稱為跑步殺手,得到這個問題必須要好好的治療因為很容易復發。常常沒完全好就硬報名參加比賽,比賽完須花更久的時間治療,常見跑步新手、老手或新手突然增加很多跑量、下坡跑太多太快的人。膝外側韌帶(LCL=Lateral collateral ligament) 的位置比ITB後面一點,跟打球、爬山扭傷膝蓋較有關係。
(3.)膝蓋痛內側
退化性關節炎、內側皺襞症、膝內側韌帶、鵝掌肌腱炎
膝內側韌帶(MCL=Medial collateral ligament)除了退化很常發作外,跟外傷被車子撞(車子通常從後外側撞到膝蓋,所以膝內側韌帶很容易被拉傷,以及打球扭傷很有關係。鵝掌肌腱炎(Pes anserine Bursitis) 屬於過度使用的肌腱滑囊炎。跟跑步、爬山的下山很有關係。痛的位置也跟別人不太一樣,是遺世獨立的一個存在,鵝掌肌肌腱與他上游下游的肌肉都有關。很多人是股內側肌太緊、縫匠肌太緊,或是小腿筋膜太緊,導致鵝掌肌肌腱被拉到太多而發炎,而叫鵝掌肌的原因是三條肌腱合在一起的總稱。從側面看起來像鵝掌,三條肌腱分別是縫匠肌、薄片肌、半腱肌。肌腱之間皆有滑囊存在。有問題時容易發炎。
2.治療方式
(1.) 3M物理治療—儀器治療、徒手治療、運動治療 等
(2.) 震波治療、高能量雷射治療—膝蓋屬於相對表淺的組織,因此震波治療、雷射治療 效果很好。
(3.)血小板生長因子PRP注射、增生治療—打針對於膝蓋痛效果極好。跑者膝、退化性關節炎、內側皺襞症、膝蓋韌帶撕裂等問題都可以藉由打針快速解決。
3.照護措施
(1.)適當的休息減少關節負荷:勿搬重物;切勿久坐或久站,或是維持同一姿勢過久,當維持坐姿約一小時,就應該起身活動5~10分鐘。走路或散步的時間也不可太長,當關節感到不適時,就應立即休息。
(2.)適當的運動:盡量避免關節過度彎曲的運動,例如打太極,而散步、有氧運動、游泳都是不錯的運動。
(3.)維持正常體重:為減少關節的負荷,患者需盡量維持理想體重。 注意保暖及關節保護:注(4.)注意膝蓋的保暖,可穿護膝保護膝關節,減少上下樓梯,穿著合適的鞋子。
(5.)定期就醫回診,由專業醫師協助評估並控制疾病。
(6.)營養補充:建議退化性關節炎的患者可以適當地補充維他命C及維生素 D、維生素 E 與β-胡蘿蔔素;維他命C有延緩退化性關節炎的效果,維生素 D、維生素 E 與β-胡蘿蔔素則可舒緩關節炎的惡化。
I. 維他命C:每日建議攝取量>152mg(衛生署對於成年人維生素 C 的每日建議量訂為 60 mg),維生素C含量較高的食物,例如番石榴(芭樂)、柳橙、橘子、葡萄柚、柚子、文旦、檸檬等,奇異果、草莓中維生素C的含量也相當高。綠色蔬菜則以青椒含量最高。
II. 維生素D:人體內的維生素D,最主要的來源是皮膚經陽光照射而合成,若要藉由食物補充,則可以選擇魚肝油、高油脂魚類的肉或動物內臟。
III.維生素E:含量較高的食物有深綠色蔬菜、植物油、乾果、豆類與全穀類。
IV. β-胡蘿蔔素:含量較高的蔬果有胡蘿蔔、甘藷(地瓜)、木瓜、芒果、紅蕃茄、油菜、菠菜、韭菜等。
2.芳療措施
3.芳療評值
4.個案回饋
個案用油狀況 |
用油時的感覺: 本身肩頸.膝蓋.腳踝.肌肉酸痛.僵硬悶脹,常痠痛到無法入眠.甚至影響心情,也常因走路膝蓋.腳踝感到疼痛,兩腳腳背也有劇痛過,小腿也常睡到清晨抽筋,肌肉酸痛有時會貼酸痛貼布,但對貼布又會過敏,造成很大的困擾。平時就喜歡精油,拿到精心調配好的精油,使用時不油膩好推拿吸收好,三階段的複方精油味道我都喜愛,聞起來讓人感到心情愉悅,塗抹於患部感到舒服.減壓.放鬆。 |
用油後的整體感覺: 剛開始第一階段芳療,在患部塗抹與用滾珠精油按摩後,肌肉僵硬 腫脹感有些減輕和紓緩。天氣變冷.下雨.搬重物.站久走久.腳使用過度太累就會開始感到痠痛等! 用第2瓶精油 前.後有明顯感到患部酸痛有所改善,也較好入眠。 用第3瓶精油時也搭配抽筋專用的滾珠精油,小腿塗抹後就不再抽筋了, 膝蓋痠痛腫脹等也紓解很多,第三階段所調整的複方精油是最有感變化最多,患部有時沒了疼痛感。 |
個案對芳療師之建議與感想: 感謝選我當個案來調配適合我的精油芳療,與分享專業知識、衛教內容,常關心使用時.中.後的感覺,問診時還給予不同的建議跟治療改善方針,時常照顧到我的身心靈感受。 感謝品萱芳療師,讓我透過芳療紓壓、紓解肩頸、膝蓋、腳踝的疼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