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獻查證

● 病因:

網球肘又稱為肱骨外上髁炎,會造成此區域肌肉疼痛及發炎的現象,並非是因為運動過量而導致的。更多的原因是現代人工作時過度使用手肘的肌肉,導致肌肉發炎或是過度僵硬,因為過度使用或是外因造成的損傷(例如車禍),造成伸腕肌腱源頭有微小破裂或是發炎的情形,進而產生腫脹、酸麻痛等症狀。更嚴重的患者,甚至在休息時,手肘跟小手臂也會感到不舒服。

此外,若是在手肘內側的疼痛,也稱為高爾夫球肘或是肱骨內上髁炎。

而說到腕隧道症候群,也就是現在常說的滑鼠手。病因爲正中神經(Median nerve),主要控管大拇指、食指、中指以及一部份無名指的感覺的神經。手部的正中神經在手腕處,會穿過由腕骨與韌帶圍成的「腕隧道」,當遭受到外來的壓迫時,就可能出現腕隧道症候群。可能原因包含:腕骨骨折,退化,變形與關節炎可能導致腕隧道狹窄造成壓迫正中神經,以及糖尿病,甲狀腺疾病,酒精濫用等等。

● 臨床症狀:

網球肘的臨床症狀會反映在手肘外側,會有明顯的壓痛感,在擰毛巾或是拿東西時會有明顯的疼痛感,再嚴重者會蔓延至手臂,感到肌肉麻木、無力。

腕隧道症候群的常見臨床症狀則初期會感覺到大拇指、食指、中指及無名指的橈側會有麻木刺痛感,症狀會在夜間加劇,患者常常會在夜間睡覺或清晨快起床時,因手麻痛而醒來;中期則出現持續性手指疼痛麻木,且如扣釦子、拿杯子等細微動作出現障礙,麻木、疼痛症狀會延伸至手肘或肩膀;後期大拇指基端的肌肉消瘦、伸展困難,手部感覺喪失。

● 治療方法:

 

網球肘症狀發生之初為急性期,前24個小時內要冰敷;發生48小時後可考慮熱敷,要立即停止會引發疼痛的姿勢及工作;手腕及前臂可使用手部支架;依症狀的輕重,決定停止用力握物及手腕、前臂使勁的時間,一般至少需休息二週以上。

治療方面,醫師會開立處方使用非類固醇抗發炎的止痛藥;並且配合進行復健治療;病患也要使用特殊的網球肘束力帶,以改善其症狀。

休息是網球肘最好的良藥。受傷急性期時,患部因發炎產生痛楚且紅腫,宜冰敷或抬高患肢以減少水腫,可以手巾包裹冰塊敷10分鐘,一天敷4至5次。如果非常疼痛,注射類固醇對疼痛控制很有效,但若後續沒有運動治療,仍可能復發。

治療前期可用電療消炎、消腫,超音波或震波治療促進組織癒合及改善柔軟度;後期則積極熱敷、拉筋,以防止軟組織纖維化,並根據康復情形進行不同程度的肌肉強化訓練,改善鬆弛的肌肉並增加血流量。

腕隧道症候群,可以使用以下方法先進行測試。

斐倫式試驗法(Phalen試驗,英語:Phalen maneuver):將雙肘放於桌上,雙手垂直,手腕自然下垂彎曲90度三十秒到一分鐘,會出現酸麻症狀。

• 提內耳氏徵象(Tinel徵象,英語:Tinel sign):輕敲患者的正中神經控管的區域,患者會有觸電或刺痛感,可能已罹患腕隧道症候群。

若已經造成生活上的不適,可以口服非類固醇的消炎藥物,或是戴上護具。若情況再嚴重或是要更積極的治療,可以考慮進行〝韌帶切開減壓手術〞,通常是肌肉已經有萎縮的問題,醫生才會建議手術。

無論是哪一種情形,一但手部肌肉感到不適,都請留意自己的施力方向及習慣,並調整成讓肌肉最放鬆的姿勢,讓它好好休息才是上策。



2.芳療措施


4.個案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