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獻查證

1.  病因:

目前仍未了解其形成原因,以人種來看,蟹足腫在非洲、亞洲和拉美人身上比較容易產生,而非洲和亞洲人中又有約1/3的人的一級血親,也有蟹足腫的症狀,顯示其擁有家族遺傳的傾向;以年齡來看,10~30歲間是蟹足腫的好發區段。蟹足腫在疤痕處形成之後,會逐漸成長變大,一旦蟹足腫停止生長後,顏色會漸漸地變深。常見成因包括撞傷、擦傷、割傷、手術傷口、打耳洞、酸性物質灼傷及水痘傷口。

2.  臨床症狀

蟹足腫是一種疤痕組織過度增生,而出現疤痕凸起、變厚的狀態,且不僅僅只侷限在傷口,甚至還會擴散到傷口以外的部分,出現的時間可長可短,但最慢通常在1年之內會生成,且可能會讓人感到搔癢或是刺痛。

3.  治療方式

A.     注射治療

在蟹足腫疤痕的皮下,注射類固醇成分針劑,這是目前最簡單、效果最顯著的蟹足腫治療方式。在接受類固醇針劑注射之後,肥厚的蟹足腫疤痕會漸漸軟化、變平坦,但對於疤痕組織的顏色,並無法淡化消失。

注射治療每隔2-4周注射一次,通常要經過數次的注射才能讓疤痕平復,實際注射次數要看疤痕的大小、硬度、厚度與反應效果而定。

B.     冷凍治療

除了注射治療之外,冷凍治療也常用來治療蟹足腫。冷凍治療是以低溫的液態氮針對蟹足腫的部位加以噴拭,主要原理是靠瞬間的低溫讓纖維母細胞安靜、不活躍,逐漸使肥厚的疤痕平復,但缺點在於剛作完時,患部容易產生水泡、結痂,如果出現水泡時,約需1-2週時間方能痊癒。

C.     外用藥膏

外用擦拭藥膏也可以治療蟹足腫的問題,使用的藥膏可以分成兩類,第一類是含有抗血栓性成分的藥膏,如heparin藥膏,可以讓蟹足腫慢慢平復,但所需時間比注射治療要來得長;另一類是貼矽膠貼片或擦矽膠藥膏,在臨床研究上都證實改善蟹足腫。

D.     雷射治療

包括脈衝光、染料雷射治療,不管用哪一種方法,都是利用局部微血管循環萎縮的原理,讓纖維母細胞得不到養份供給,來抑制疤痕增生。

4.  照護措施

A.     傷口清洗:保持傷口乾淨有助減少疤痕的產生。如有蟹足腫體質者,不建議使用雙氧水和優碘等消毒用品,並改以生理食鹽水或清水,搭配肥皂清理傷口,就能避免傷口過於乾燥。

B.     包紮:使用油布可幫助傷口保濕,而利用紗布包紮,則比較不會產生傷口沾黏的情況。

C.     防曬:有研究顯示紫外線(UV)會幫助使人容易產生疤痕,以及造成疤痕顏色暗沉。因此,在傷口復原前,可透過包紮和衣物遮擋,來阻擋紫外線的吸收,復原後則可以使用防曬乳來代替。最好選擇SPF指數30以上,且對UVAUVB都有防護效果的防曬乳。

D.     除疤凝膠:使用除疤凝膠或貼片,來減少疤痕的區域,也能避免蟹足腫的形成。


2.芳療措施


3.芳療評值


4.個案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