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獻查證

1.  病因

脂漏性皮膚炎是一種原因不明的濕疹性皮膚疾病,容易發生於富含皮脂腺地區如頭皮、鼻側、眉毛、眼   皮、耳後、胸部正中央部位,有時腋下及陰部也可能出現皮疹。皮疹的特徵是皮膚發紅及出現黃色調鱗屑

,有時出現黃褐色較厚的結痂及濕潤的傾向,並不一定會合併癢感。此病通常發生於二個月以下的嬰兒

30-60歲之中年人,而以成人而言,男性的發病率似乎較女性為言。 脂漏性皮膚炎之成因可能部份是由遺傳及內分泌失調所致,亦可能是因感染的誘因如一種名為皮屑芽胞菌的黴菌--是一種通常以少量寄生於皮膚的正常細菌,但有時因某種原因而突然使其數目激增而引發此種皮膚病。此外,有一些臨床研究

發現,脂漏性皮膚炎與一些神經性疾患有關(如巴金森氐症及癲癇),但詳細機轉則未被完全瞭解。

(來源:衛生福利部臺北醫院皮膚科衛教專欄衛教文章-脂漏性皮膚炎

2.  臨床症狀

嚴重程度從輕微的頭皮屑到剝離性紅皮症。

                   癢而脫屑的紅斑,常反覆發生。

                   30-60歲成人常長在鼻翼、眉心、耳朵、頭皮等油脂分泌較多的地方。

                   4個月以下的嬰兒,常長在臉頰、頭皮、耳朵、頸部。

                   頭皮受侵犯時,外觀從輕微的斑塊樣脫屑到更廣泛的厚的沾黏結痂。

                   受影響的範圍:可以由頭皮至前額、後頸部及耳後方。

                   脂漏性皮膚炎的皮膚:可見到脫屑覆蓋在紅且發炎的皮膚上,或有結痂。

(來源:林新醫院衛教園地-皮膚科-脂漏性皮膚炎

3.  治療方式

脂漏性皮膚炎的治療以局部使用副腎皮脂賀爾蒙,如1%皮質醇霜或軟膏及硫磺或焦油製劑為主。頭皮   方面則用含焦油的洗髮精治療。洗髮時則應倒足夠份量含焦油洗髮精於頭髮上並搓揉成泡沫,不要太早用水沖掉,應讓洗髮精多停留五分鐘後再洗淨。通常每星期二,三次就夠了,必要時可每天洗頭,如果含焦油的洗髮精效果不好時可以用含硫磺,乙醯酸或硫化硒的洗髮精代替。一般治療效果良好,但由於症   狀可能再發,可能需要反覆治療。應避免用較強的副腎皮質賀爾蒙以防止長期使用所發生的副作用。

(來源:臺中榮民總醫院皮膚科衛教專區-常見皮膚問題-脂漏性皮膚炎

4.  照護措施

                           放鬆心情:作息正常,勿熬夜。

                           以藥用洗髮精(ketoconazole, Zincpyrithione, Selenium之藥用洗髮精)洗頭,以指腹按摩頭皮,勿以指甲搔抓。

                           以冷水洗臉。

                           患部皮膚較敏感,勿去角質、磨砂膏、蒸臉、挽臉、搔抓。


2.芳療措施


3.芳療評值


4.個案回饋

個案用油狀況

用油時的感覺:

覺得精油調配出來的味道很香、很療癒,但使用時會感受到有厚厚一層油在臉上的感覺。個人非常喜歡純露噴在臉上的感覺,會有一種沁涼感,也有淡淡的香氣。

用油後的整體感覺:

和芳療師溝通過後,將配方換成乳液時,在使用上變得非常的方便,但在冷氣房會變得有點乾,所以自己嘗試再用純露噴霧加強溼度,效果不錯。感覺幾次下來皮膚真的變得比較平滑,脫屑發紅情形改善許多。覺擦完略微油膩,可能是平常沒有在用什麼保養品的緣故,但可以接受,主要問題是覺得洗澡完立刻擦比較   適合,如果忘記等到睡前再使用油的話會擔心留在枕頭及棉被上,算是心裡比較不踏實的。

個案對芳療師之建議與感想:

沒有特別的建議,如果油本身可以更清爽或是更滑順塗抹起來的話,這次的體驗應該會更棒!整體感覺很不錯,也解決了脂漏性皮膚炎的問題,雖然只要一停用,或是壓力大就會又變糟,但至少知道可以怎樣去防範跟保養,算是一次相當愉快的經驗!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