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獻查證

1.病因 因艾灸所遺留下來的灸疤

在艾灸過程中,局部皮膚上因灼傷而形成的水腫或水泡,進而產生的無菌性化膿現象,對皮膚造成一定難愈合的創傷 (灸瘡),即便癒合後也會留下明顯的灸疤。正常的灸瘡水泡內是白色或略帶黃色的透明液體,如果水泡內液體混濁黃稠說明是灸瘡感染。無受感染的灸瘡所遺留下來的灸疤也會比較不明顯,但受過感染的灸瘡所遺留下來的灸疤則會較明顯。

 

艾灸療法是利用特製的艾絨,在人體的穴道上點火燃燒,藉著艾絨中含有的化學成分與火的熱力,刺激人體穴道上的神經與體液,並將信號傳至腦部,再由腦部產生調整的訊號來改善不平衡的人體生理功能,將艾草搗碾成艾絨,製成各種形式的艾柱或艾粒,在針刺時或利用溫灸器、灸盒於患處或穴位上點燃後作薰灸。而灸瘡是艾灸中的一個常見現象

 

2.臨床症狀

以燒燙傷的嚴重程度來判斷,個案的灸瘡屬於「淺二度燒傷」,即是表皮層至真皮層的燙傷。臨床症狀會有皮膚紅腫、起水泡、劇烈疼痛以及灼熱感等反應,並可於兩周左右後癒合,會留下稍微明顯的傷疤。以下為從產生灸瘡到癒合的臨床症狀:

1.      局部皮膚因灼傷而起水泡,會產生灼熱疼痛感

2.      水泡破了以後會形成濕潤的灸瘡,此時要注意照料避免細菌感染

3.      當灸瘡的焦痂形成後,約5~7天焦痂會開始脫落,並有分泌物滲出

4.      第二周左右,分泌物減少,並開始癒合

5.      灸疤誕生

 

3.治療方式

1. 對於水泡的處理,若局部出現小水泡,只要不擦破,可任其自然吸收,如水泡較大,可用消毒的毫針刺破水泡,放出水液,也可用注射針抽出水液,再塗以敷藥,並以紗布包敷。

2. 如灸瘡化膿者,在灸瘡化膿期間,要注意適當休息,加強營養,保持局部清潔,並可用敷料保護灸瘡,以防污染,待其自然愈合。

3. 剛生成的灸疤表層皮膚還很薄,需要小心照料,此時也是最適合淡化疤痕的關鍵點。

4.照護措施

l  發生灸瘡後 : 氣血宣通需要避風寒,以清淡飲食為主,不宜大魚大肉,每餐6~7分飽為宜。

平常須多多休息,晚上早點睡,保持每天睡眠滿8小時。

l  灸瘡癒合時 : 飲食上盡量避免咖啡因、海鮮、酒精以及尼古丁(可能造成患部搔癢),並忍住搔癢的情況盡量不去抓破灸瘡,如果皮膚搔癢的情況太嚴重,就需要回診治療。平常需避免長時間日曬,以防止色素沉澱變黑。

l  產生灸疤後 : 每天以配方精油按摩皮膚,一天3~4次。


2.芳療措施


3.芳療評值


4.個案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