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獻查證
1. 病因
落屑性角層分離又稱剝落性角質溶解症,原名叫Keratolysis Exfoliativa,是壓力大引起的角質脫落,一般以手部較常見,但腳部的發生率也不低。
真正的發生原因目前還不清楚,只知道它在病理上的表現,是較外層的角質層裂開,但為何會裂開,目前還不知道。不過,水,清潔劑,洗碗精及肥皂等,都會讓脫皮的症狀更加嚴重。
2. 臨床症狀
這種角層脫落好發在年輕人身上,一開始皮膚會產生像水泡的「空泡」,雖然皮膚鼓起,但底下沒有組織液,所以破掉之後會在皮膚上形成圓形的脫皮;雖然很像香港腳、香港手,但其實不癢也不痛,除非去刺激底下沒有保護的新皮膚,或是因為太乾而皸裂,才會有疼痛感。 一般來說,一年四季都有可能發生這樣的情況,只是夏天的機率稍微高一點,可能跟流汗有一定程度的關係,不過主要會發生在有急性壓力的人身上,像是大病初癒、要考試或是找工作等,就有可能造成皮膚脫皮。
3. 治療方式
首先,要遠離刺激的來源,如水,清潔劑,洗碗精等。若需要接觸,建議可戴手套保護。
有手汗及腳汗者,可使用止汗劑,或施打肉毒桿菌素,改善出汗的情形。
含有代謝角質效果的保濕乳霜,例如:尿素,水楊酸,果酸,乳酸等,可讓這些已掀起的角質,儘速脫落,並保護角質層暫時減少的脆弱皮膚,預防復發。
較嚴重者,或是對上述治療效果不好者,則可考慮紫外線照射的光療。
4. 照護措施
(1)適當塗抹乳液、保濕來保護破損的肌膚
(2)儘量保持乾燥
(3)遠離壓力來源
2.芳療措施
3.芳療評值
4.個案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