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學習精油就很注意如何改善親人面臨的問題,因此就已想過可運用這些方式治療灰指甲,只是因為精油不是特效藥,需要患者配合,很勤勞的持續使用,才能達到效果,當時也沒想到藥治療將近半年。個案罹患灰指甲長達數年,有此改善足令人高興了,而且患者很聰明將配方做成噴瓶,每天清潔消毒,也可作為配方之一。


文獻查證

病因

導致灰指甲的致病菌,約有八至九成是皮癬菌,其他部分是遭念珠菌或霉菌等菌種感染所致,而皮癬菌也是導致俗稱香港腳的足癬的致病菌,因此,許多患者是先罹患足癬,接著皮黴菌再感染至腳趾甲,形成灰指甲。特別在指甲遭遇撞擊外傷,黴菌即可能「趁虛而入」,而導致灰指甲。灰指甲並非僅會感染腳趾,手指也有可能被感染,因常穿著鞋子、較不透氣,一般腳趾的發生率高於手指。最好發的趾頭,根據統計是右腳的大姆趾。
一般而言,指甲的色澤該是透明、帶點粉紅色,但罹患灰指甲者,因為指甲遭到黴菌感染,因此色澤易變得偏黃、灰褐、甚至是綠色,且看起來是濁濁的,還容易碎裂、掉皮屑,甲板變厚,嚴重者指甲還會變形、粗糙或與甲床分離。
灰指甲侵犯年齡是不分老少、不分男女,各個年齡層都可能發生,但老人確實盛行率最高。依先前曾做過的調查顯示,國內灰指甲的盛行率約7.8%,而據台大醫院7年內分析18000多名皮膚科患者統計顯示,65歲以上老人盛行率更高達13%。而據台大醫院皮膚科患者統計顯示,約有4分之13分之1的灰指甲患者是在家中被感染,門診中即曾收治12歲小朋友罹患灰指甲,追查原因發現小孩的父親有香港腳及灰指甲,推測孩子就是在家中遭父親所傳染。


臨床症狀

灰指甲除了因甲板變黃變厚,有礙觀瞻之外,其實大多數患者是不覺痛癢的,因此也讓許多患者缺乏治療的動力,但變形的趾甲容易嵌入甲溝造成急性甲溝炎、蜂窩性組織炎。生長緩慢的趾甲更成為黴菌的基地營,隨時可能到身體其他部位造成感染。所以老年人,特別是患有糖尿病,尿毒症等影響免疫功能疾病者,更應該好好治療長年的甲癬問題。其實在醫藥進步下,灰指甲治療已有很大進步,患者只要耐心配合醫生接受治療,多數患者都可痊癒,且可避免因自己染病,傳染給家人。


治療方式

灰指甲治療可分為口服藥物、外用藥劑、指甲油劑型與外科手術拔除指甲等方式。若灰指甲已侵犯至指根,則需使用口服藥物,在口服藥物方面,健保給付有terbinafineitrAConazoleterbinafine1天服用1顆,itrAConazole 1天服用12次、共服2顆,在療程方面,口服藥物治療手部灰指甲約須6周,治療腳部的灰指甲約須12周,若規律用藥,約有78成患者可得到痊癒。

口服藥物在療程進行前,須接受醫師仔細評估,因部分降血脂藥等藥物,可能與其產生交互作用,另部分肝腎功能欠佳、心衰竭患者,也可能不適用此療法,療程一旦開始進行,患者除要有耐心服藥外,並得定期回診,監測GOTGPT等肝功能指標指數是否異常,才能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

對不適合使用口服抗黴菌藥灰指甲患者,或灰指甲尚未侵犯至指根的患者,可考慮使用外用藥劑,包括抗黴菌藥水或藥膏,原則1天塗抹12次於患部,塗抹完後需記得別碰水,因藥劑下滲至指甲深度可能有所不同,患者平均約須連續治療半年至1年,須更有耐心。醫藥界也研發出治療灰指甲的指甲油劑型,因藥劑附著力較佳,又有防水的特質,比較容易下滲至指甲底部,療效較一般抗黴菌藥水或藥膏佳。1周使用12次即可,療程仍須半年至一年。


照護措施

1.      一般而言,灰指甲口服、外用藥劑治療效果都算不錯,但對部分指甲嚴重變形患者,或許得考慮指甲拔除法,但術後仍需使用抗黴菌藥治療,否則易復發。

2.      平日即要盡量保持腳部乾燥。

3.      勿赤腳踩在潮溼的地板

4.      勿與人共穿鞋子

5.      少密集使用去光水或剝除甲皮等可能傷害指甲健康的用品

6.      而若要去美容修剪指甲,則最好自備指甲刀。

7.      部分患者是在SPA、泡腳時感染,去這些場所後,應盡速將腳與趾縫間洗淨擦乾,避免黴菌入侵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