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獻查證

1.  病因

1.基因遺傳

當肌膚出現濕疹症狀,除了與個人體質有關,也可能是基因遺傳所導致,比如有濕疹、花粉過敏、氣喘等家族病史,孩子將會有更高的機率出現 濕疹 問題。根據美國管理照護雜誌(AJMC)的統計指出,父母患有濕疹,遺傳給孩子的機率高達七成

2.環境因子

濕疹患者的肌膚較脆弱,難以抵抗外界刺激,容易受環境刺激而引發濕疹,出現丘疹、紅腫、搔癢等急性濕疹症狀。以下列出常見的濕疹觸發因子:

1. 塵蟎2. 黴菌3. 花粉4. 灰塵5. 氣溫變化6. 動物毛髮7. 特定食物
8.
特定金屬9. 特定清潔劑

3.免疫失調

壓力過大,或是不良的作息、飲食習慣,都可能使免疫系統失調,導致免疫力過強或過弱,肌膚將長時間處於發炎狀態,引起濕疹問題。

2.       臨床症狀

臨床上則依照病變的形式大致分為急性與慢性兩種。
(
) 急性的濕疹易有紅斑、水泡、破皮、糜爛、腫脹、痂皮等症狀,大家認為「濕濕」的疹子就指這一類。最常引起急性濕疹的有接觸性皮膚炎、感染性濕疹、錢幣狀濕疹。
(
) 慢性濕疹呈現的症狀則多為乾燥、增厚、變粗糙、帶有鱗屑或色素
沈澱等變化。常見的有神經性皮膚炎、鬱積性皮膚炎、富貴手、冬季癢等。慢性濕疹跟急性的不同點在於,可能只是一點點的風吹草動,像天氣改變、沒睡好、壓力大,症狀就又發作起來。

3.       治療方式

() 潤膚劑:可滋潤皮膚,使皮膚有充足的水分,可以避免皮膚乾燥、 搔癢及不適。

() 類固醇:可分外用和口服

  1. 外用類固醇:可減低皮膚發炎的情況,如搔癢、增厚和紅腫。醫師會按病人的年齡、患處及嚴重程度去決定藥物的強度。塗抹時只要薄薄一層,不用塗抹太多,只要病人遵循醫師的指示按時使用與停用,就能降低副作用的發生機率。
  2. 口服類固醇:可使用短期口服類固醇療程來控制病情,病人必須在醫師的處方下才可使用口服類固醇。

() 非類固醇藥膏:可以有效治療異位性皮膚炎及其他敏感性皮膚炎,又不會造成類固醇的副作用。

() 抗組織胺:可以舒緩濕疹所引起的搔癢。

4.照護措施

() 皮膚搔癢時不要抓破皮膚,避免加重病情,造成細菌感染。

() 要避免曝曬和劇烈運動,因大量出汗、忽冷忽熱會引發皮膚搔癢。

() 洗澡時不要使用過熱的水,洗完身體後要拍乾而不是擦乾,鼓勵多塗油性或保溼性乳液,在沐浴後立即使用效果更好。
(
) 盡量穿著寬鬆柔軟的棉製品。
(
) 保持愉快的心情,因為焦慮、緊張的情緒會誘發或加重濕疹的症狀。

() 鼓勵多補充水份,居住的室內溫度不宜過低,若有使用暖氣,宜注意屋內相對濕度維持。
(
) 值得注意的是冬季溼疹並非僅限於冬天發生,若夏季常處於乾燥的冷氣房中亦會發生,所以「缺脂性皮膚炎」是較正確的稱呼。


2.芳療措施


3.芳療評值


4.個案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