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獻查證

1.病因: 血管是輸送血液的管道。連接動脈、靜脈的微血管,其血管壁非常薄,薄到只剩一層細胞,當然很脆弱,一旦發生碰撞,即使有時皮膚沒有出現傷口,也會讓微血管破裂、血液滲漏出來,在皮下形成血腫、瘀青。當血管受傷時,血液裡的血小板、凝血因子也會自動聚集,適時發揮作用,形成血塊,達到止血的目的。容易瘀青通常是1.缺乏維生素:維生素B12CK,都有幫助凝血的功能,如果平時營養攝取不足,或是吃素而攝取不足的維生素B12,都很容易因為輕微的碰傷,而導致嚴重的瘀青。要補充維生素CB12K,可以多吃些蔬果,像是棗子芭樂、雞肉、蛋、綠色蔬菜等。2.服用特定藥物:有些藥物含有抗凝血成分,像是止痛藥、心臟病藥、阿斯匹靈等,都比較容易造成皮下出血,而像是銀杏魚油、人參等,可以改善血液循環的健康食品,會有凝血功能較差的副作用,也會更常有瘀青。3.喝酒熬夜:酒精會讓血管暫時放鬆、擴張,如果喝到酒醉,就很容易因為跌到、碰撞而瘀青;而時常熬夜,會影響肝功能,連帶影響製造凝血因子,只要稍微有碰撞,就會出現瘀青4.老化與性別差異:隨著年紀的增長,皮膚也會越來越薄,加上血管失去彈性,而脂肪和膠原蛋白也逐漸流失,會容易使年長者出現不明瘀傷;而根據臨床研究顯示,女性體內的雌激素,就像是一種血管擴張劑,導致女性發生碰撞後,也容易造成瘀青。5.嚴重疾病:像是糖尿病患者,會因為高血糖導致皮膚無法快速癒合,而容易產生瘀青,其他像是急性白血病、紫斑症、尿毒症、血友病等,都可能會出現莫名的瘀青,如果身上出現大量瘀青,最好去醫院做檢測,以免延誤疾病治療時間。

 

2.臨床症狀: 在患處出現腫脹,並伴隨紫紅色斑塊。

3.治療方式:只要在適當時間點冰敷及熱敷,並塗抹藥膏,多數會自行緩解。

4.護措施:1.冰敷很多人會認為,瘀青就是要揉一揉、把血揉開,瘀青就會快快好,但其實這樣做是錯誤的,剛撞擊時受傷部位處於急性發炎期,如果當下去揉它,只會讓皮下組織傷害更嚴重,一定要記得馬上冰敷,可以幫助微血管收縮鎮定,同時減緩發炎傷勢。

2.塗上藥膏冰敷後,可以在患部上塗上藥膏,抹藥時要注意,避免用力搓揉,每天2-3次輕塗敷上,讓藥滲入皮膚即可。同時也提醒,如果使用偏方去消腫,可能會讓患部造成過敏不適,最好還是要選擇使用專門治療瘀青的藥物。

3.熱敷要等到瘀青呈現暗紅色、紫色的時候,才能開始熱敷,而熱敷能幫助血塊帶血,會讓瘀青原本的紅紫色,漸漸轉為綠色、黃色,而熱敷後也可以視情況來抹藥膏,加速恢復。

4.就醫:一般瘀青,大約2-3個禮拜就會逐漸消退,如果遲遲未看到瘀青消退,或是看到皮膚底下仍有硬塊的話,就應該要立即就醫、檢查,避免傷及深層組織,或是身體有其他疾病等狀況。

如果身體有多處不明瘀青,很可能是良性紫斑,或是因為疾病引起的,自體免疫性血小板減少性疾病,可能是血液、免疫功能方面的疾病,一定要馬上就醫,避免忽略身體發出的疾病訊號。


2.芳療措施


3.芳療評值


4.個案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