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獻查證

病因:雖然叫做汗皰疹(英文俗名 dyshidroticeczema),不過汗皰疹其實跟只有一字之差的皰疹

herpes)一點關係也沒有。皰疹是由皰疹病毒所引起的,是一種傳染性疾病,但汗皰疹跟病毒

無關,也不具傳染力。而是從英文 dyshidrosis來的,這個字起源於 1873TilburyFox,用來描述手指和手掌的反覆性皮膚水泡。汗皰疹常常發作於春夏,甚至台灣這種氣候炎熱的國家,到秋

天也是不少見,且容易在多汗症病人身上發生。但這個疾病跟汗水多寡並沒有絕對的關係,也不是

汗腺構造異常或是汗腺阻塞,不過就這樣得過且過沿用下來了。簡單來說,汗皰疹這個名字名不符實,本身就是個徹徹底底的誤會,以型態來分類應該是濕疹的一種Storrs  醫師的研究提出建議,合適的名稱應該是急性反覆水泡型手部濕疹。汗皰疹的原因

·         壓力

·         異位性皮膚炎病史

·         金屬過敏

·         攝取含有鈷或鎳等金屬

·         皮膚感染

·         注射免疫球蛋白

·         多汗症

·        

·         紫外線

二 臨床症狀:急性期:汗皰疹一開始發作的時候通常從手掌或腳掌紅疹開始,很快地會冒出小水泡可能蔓延至手指或腳趾70-80%病人患部只有手部,臨床上也有只有水泡沒有皮膚發炎、或者手指出現水泡的案例。典型的水泡通常是小小的很多,有種形容詞是西米露狀tapioca pudding lesions),也有可能合併成大水泡,影響日常生活。急性期通常會癢,也要注意不要抓破水泡以免

增加感染風險!

復原期:症狀可能持續好幾週,最後到了復原期呈現脫屑狀。有些個案是新舊病灶並存,也可能同時有水泡或脫屑。

三 治療方式:目前針對汗皰疹的藥物治療主要方向是利用類固醇可降低發炎反應,來進行症狀治療,

依疾病嚴重程度決定類固醇的給藥途徑與劑量。

·         輕中度汗皰疹:可使用高效價的類固醇藥膏 2-4。雖然外用類固醇不太會全身性吸收,不過因為長期使用還是有皮膚變薄防禦力降低等副作用,不建議民眾自行長期使用,都還是須要接受醫師診治。

·         重度汗皰疹:以口服類固醇為主,服用一周後可依治療情形調整劑量與治療時間。

·         如果治療 2-4周未見改善或常常復發,也可以用光化學治療的方法改善,也可能須要

重新檢查是否有其他長接觸的過敏原或共病(例如沒黴菌感染等)

·         除了上述治療方案之外,有些免疫抑制劑如 calcineurininhibitors的外用藥膏也有效果(大致等同於中度效價類固醇藥膏),若需止癢也可處方抗組織胺。

四 照護措施:

·         汗皰疹常常找不出具體引發物質,這可能是壓力引起的,減少壓力累積定期舒壓,維持作息正常避免熬夜晚睡,都可能可以改善症狀,降低復發機率。


2.芳療措施


3.芳療評值


4.個案回饋

個案用油狀況

汗皰疹症狀再次發生,我決定不在使用醫師開的類固醇藥膏,    用牛至+茶樹+薄荷加椰子油調成攜

帶瓶,每隔 1小時擦一次 或癢了就擦。症狀穩定控制後,加入廣藿香 or麥卡盧,修復皮膚。看著手上泡疹問題改善,整個人也很開心。

用精油改善手皰疹,最開心的是自己也能用身邊的精油處理問題,而且可以更了解自己的皮膚

狀況。這期間上油處的皮膚更柔更亮,以後再發生也都知道如何處理,用油讓我很快樂也很安心,不在害怕手皰疹何時再來!

這期間也要感謝洪老師不厭其煩的給我用油建議,幫我搜尋很多個案參考,記得剛開我

有加入薰衣草那時不段冒出小點點泡,後來洪老師提醒我拿掉薰衣草, 老師說薰衣草會排濕我體質剛好是..所以拿掉後問題就解決,不管用油多久,有一位專屬的芳療師很重要 ,畢竟老師們都比我們專業,讓我享受精油的奧妙外也多了一份安全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