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在皮膚上一有狀況時,第一時間會先去看醫生,並領取類固醇的藥膏,也遵照醫囑擦藥。雖 然不是一塗就好的藥膏,說真的皮膚一癢一痛,讓孩子無法忍受,開始抓癢,皮膚更難以恢復。 自從學習芳療照護,慢慢地熟悉與了解精油的特性。在使用於小孩子身上的精油,須注意精油的安 全性與調配比例,才能在短時間內,來緩解個案的不適與有效改善。 相信自己的芳療學習之路,能協助我呵護寶貝們,並照護家庭所有成員的健康。


文獻查證

1. 病因

汗皰疹是一種體質性的濕疹,好發於手掌及腳掌汗腺發達的部位,有實際上成因是患者的過敏性 體質,處於溫、濕度變化過大,或是身處壓力大、接觸清潔劑等狀況,就會長出 1 顆到數十顆小 水泡,搔癢不適。典型症狀為手指或腳趾側邊出現小小突起的疹子,醫學上也有稱為丘疹,而後 發展為帶有明顯搔癢感得水泡,水泡乾掉時往往會讓皮膚呈現鱗片狀,病程可以歷時長達 3 周之 久。診斷的方式多由醫師問診,觀察患處皮膚就可以確診,治療部分則多以外用類固醇藥膏和口 服抗組織胺治療,病況嚴重的病人或可使用紫外線光療來改善症狀。

2. 臨床症狀

汗皰疹是一種好發於手、腳的反覆發作性濕疹性疾病。 汗皰疹症狀如下: ● 水泡 ● 手掌、腳掌有過度角化的厚皮 ● 皮膚乾燥、脫皮、龜裂而有疼痛感 ● 易與黴菌感染混淆 確診有時須借助顯微鏡、細菌培養、黴菌培養、切片檢查、貼膚試驗或抽血檢查。 若水泡被病人抓破,則會呈現流湯的現象,甚至引起細菌感染,而形成膿痂疹。若沒 有被抓破,則這些水泡在一、兩週或治療後會自然吸收乾掉,而形成類圓形的乾皮屑 輪,然後恢復成正常皮膚。在慢性期時,手掌及腳掌會有過度角化的厚皮形成,皮膚 呈現乾燥、脫皮、龜裂而有疼痛感。

3. 治療方式

汗皰疹在治療上,需要依病程階段選擇不一樣的治療法。 ● 水泡處理 若在急性期產生較大的水泡,則可在消毒無菌的情況下,將其中的組織液釋放出來。若是被抓破 而流湯,以短期三天的濕敷,並配合適當水性或凝膠型基劑的外用藥膏及止汗劑,可使病灶快速 收斂。若是處於脫皮、乾裂的時期,則要使用較滋潤的乳霜或油膏基劑的外用藥來治療,以潤滑 皮膚,協助脫屑快速改善。 ● 藥物治療 汗皰疹程度較嚴重者,可以短期口服藥物治療,讓症狀快速緩解,以免「癢→抓→產生濕疹→更 癢」的惡性循環持續進行。少數一整年汗皰疹一直發個不停的病患,可以考慮紫外線光療法,或 是使用較強的口服免疫抑制劑。特別要注意的是,若有合併細菌感染或黴菌感染,要同時給予適 當的治療。 ● 皮膚保溼 皮膚在表皮障壁會暫時受損,因此加強手部的保濕非常重要。平時洗手的次數不宜太 多且最好使用不含皂鹼的洗手乳。手部保濕乳液一天應使用數次,且同樣應配合病情 選用不同劑型,最好是不含香料。如此,可加快受損皮膚的修復速度。

4.照護措施

建議先找皮膚醫師確立診斷,排除細菌、黴菌、疥瘡等感染,醫師根據手部濕疹嚴重度給予適當的 外用藥膏及口服藥,大部分病患配合治療短期內就有明顯改善。 ● 要避免過度洗手,要洗手建議選擇溫和不含皂鹼清潔產品,洗手水溫不宜過高。 ● 若會碰到刺激物質如做家事,要戴兩層手套,內層戴純棉能吸汗手套,外層戴防水的手套。若只 能戴單層手套,要避免使用乳膠手套,無粉的聚乙烯或丁晴手套較不容易過敏,且手套要勤更換, 若流汗悶住皮膚未更換如同尿布濕了不換,容易刺激皮膚引起發皮膚發炎,使手部濕疹惡化。


芳療措施


芳療評值


個案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