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獻查證

1.病因:

此病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是病人食道與胃間的括約肌(或稱為賁門)出現鬆弛,括約肌本是一種管腔內的環型肌肉,特徵是收縮時能夠封閉管腔讓內容物禁止通過,舒張時就會讓管腔開放通過內容物,當此處的括約肌出現鬆弛無法完全收縮閉緊時,胃酸或氣體容易進入食道,造成食道受損。

目前醫學報告指出有以下若干危險因子,容易出現賁門鬆弛的問題:

裂孔疝氣:裂孔疝氣的病人往往有賁門無法完全收縮的問題,病人一部分的胃會因為賁門開口鬆弛,因而讓部分胃部進入胸腔,此種異常結構與老化與肥胖密切相關,需特別注意並非所有的裂孔疝氣病人都會出現胃食道逆流。

懷孕與變胖:這些主要會增加腹部的壓力,因而讓賁門處容易出現鬆弛的問題。

胃排空延遲:又稱為胃輕癱、胃下垂,胃部無阻塞狀況下,胃內消化的食物團停留超過正常時間。若是胃排空延遲的病人需意避免攝食高脂、高纖的食品,會讓病情更加嚴重,必要時需要改以流質食物為主,其中好發族群在糖尿病病人,需要特別留心。

結締組織疾病:硬皮症等自體免疫疾病,免疫系統產生抗體攻擊自身的組織,有時會連帶波及到內臟(例如:胃部),等。

2.臨床症狀:胃食道逆流的三大常見症狀:火燒心、嘔酸水和胸口灼熱。

火燒心、胸口灼熱:病患的胃或下胸部往頸部這位置,常會有灼熱的感覺,病人常用火燒心或心口灼熱形容。

嘔酸水:胃酸逆流,常常感覺食道有液體往上湧,嚴重胃酸逆流的病人,甚至會在夜晚睡眠時被嗆醒。

胃食道逆流可能伴隨的症狀,缺點很容易與其他疾病相混:

•常常打嗝:胃食道逆流的初期症狀,一開始是胃中的氣體常被嗝出,之後可能連食物、胃酸都可能一起跑上來。

•慢性咳嗽、聲音沙啞:胃和食道之間的下食道括約肌功能不良(賁門鬆弛),胃酸容易逆流至食道、甚至呼吸道時,常會反覆刺激食道、咽喉而引起反覆性難以痊癒的慢性咳嗽,胃酸甚至會灼傷聲帶,嚴重還會伴隨胸悶、胸痛等症狀。

•慢性咽喉炎:慢性咽喉炎又可稱為臆球症,由於胃酸長期逆流,造成咽喉反覆發炎。

•氣喘:胃酸嚴重逆流到支氣管,造成支氣管痙摩,而產生類似氣喘的嚴重症狀。

3.治療方式:

 飲食治療:初期胃食道逆流如果不嚴重時,醫師也會常是透過調整飲食習慣來試圖降低胃食道逆流的發生頻率。

藥物治療:藥物包括制酸劑、受體拮抗劑、及質子幫浦抑制劑等藥物。

手術治療:重建下食道的括約肌,包含食道裂孔疝氣的修補,賁門的重建。

4.照護措施:

   調整生活習慣:初期可以透過生活戒除菸、酒,飲食上也應盡量以溫和飲食為主,避免過多刺激性的食物或刺激胃酸分泌的食物。

  維持平常心:減少生活工作壓力過大,會影響胃腸消化功能。

  維持正常的體態:減重也是十分重要的,需控制正常的體重與腰圍,因為肥胖代表腹部脂肪過多,加上姿勢或褲腰勒緊造成腹壓上升,容易使胃酸逆流


2.芳療措施


3.芳療評值


4.個案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