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獻查證

1.  病因

汗皰疹雖然名字裡有“汗”,但實際上和體內的汗腺一點關係也沒有,汗皰疹是一種容易長在手和腳的濕疹。它跟汗腺發達無關,所以即使沒有手腳多汗症的人,也會長汗皰疹;汗皰疹也不是皰疹病毒引發的,所以也不會傳染。汗皰疹好發於夏天,因為天氣熱容易流汗,汗水刺激到皮膚就可能引起汗水皰疹;另外,最近流行情期間大家經常用酒精乾燥手,也可能對皮膚造成刺激,汗斑疹也容易發作。

目前研究發現女性發生汗皰疹的比例更大,內在原因包括生活壓力大,晚上睡眠不足,有異位性皮膚炎體質等;外在因素則和女性較常使用的香水,化妝品,金屬飾品有關。另外像是吸煙,陽光照射等因素,也會加劇汗皰疹發作。

反覆發作雖然是汗皰疹的特色,但隨著年紀的增長,發作的頻率會越來越低,大多數的人最終都會痊癒。 

長在手和腳的「黴菌感染」和「乾癬」,是兩個最常被誤認是汗疱疹的疾病,這時候需要皮膚科醫師透過顯微鏡皮屑檢查,或是皮膚切片,才能分辨這三種外觀類似的疾病,進而對症下藥。

少數個案會安排貼膚試驗,去釐清是否是某種特定過敏原誘發的接觸性皮膚炎。

所以大家看到手腳出現會癢的小水泡,或是皮厚脫屑,千萬不要先入為主認為一定是汗皰疹喔。

汗皰疹屬於「急性濕疹」的一種,春夏之際很容易發生,症狀以手掌劇烈搔癢為主,不具有傳染性,汗皰疹的成因不明,可能與本身有異位性皮膚炎體質、接觸過敏原、壓力、多汗症、遺傳有關,使用類固醇藥膏治療固然有效,但如果症狀反覆,可能就需要搭配生活保養或其他治療方法。

2.  臨床症狀

汗皰疹外觀的最大特色,是在手和腳長出一顆顆會癢的透明小水泡,也就是因為這些小水泡被誤認是充滿了汗液,所以讓最早做疾病命名的前輩誤解,後生晚輩只好將錯就錯下去了。

汗皰疹,初期後期外觀大不同, 其實汗皰疹和富貴手是“不同時期”的手部濕疹,只是在不同階段會有不同的症狀表現而已。汗皰疹在急性期的外觀變化,著重在皮癢、紅疹、水泡這三個特點,因為汗皰疹本身是一個會時常反覆發作的濕疹,所以一旦進入到慢性期,手腳的皮膚就會有另外三個特點:脫皮、粗厚、乾裂,甚至皮膚會出現類似富貴手的疼痛感。

汗皰疹一開始出現的位置時常在手指腳趾的側邊,或是在手掌腳掌。

手部濕疹處於急性期時,會有一顆一顆顆小水泡,,嚴重的個案也會影響手腳的背側,而且奇癢無比,如果小水泡破掉就會「流湯」變成組織液,就叫汗皰疹;等到急性期過後,這些小水泡會開始乾掉脫皮,皮膚表面逐漸角質化,變得粗糙,乾裂,也就是一般所說的富貴手。

當皮膚角質化引起乾裂,又可能引起發炎,再次從慢性期進入急性期,也就是汗皰疹復發的時期;就這樣急性,慢性,急性,慢性,不停地惡性循環。

汗皰疹的好發因素很多,從臨床上可以歸納出幾個原因,包括流汗量大、壓力、異位性皮膚炎、接觸性過敏體質、清潔劑、黴菌、紫外線,以及含鎳或鈷食物過敏。有些人對鎳,鈷,鉻等金屬過敏,只要配戴金屬飾品,就容易引起汗皰疹。還要注意的是,有些食物含有微量的金屬成分,如果有金屬過敏的人吃下肚後,久而久之也可能誘發汗皰疹

 

3.  治療方式

如果症狀輕微、不至於癢到睡不著,使用外用的類固醇即可;類固醇依藥效強度可分為七級,數字越高藥效越強,治療汗皰疹多半使用四、五級類固醇。

但有些病人擔心使用類固醇會有副作用,希望醫師開等級較低的類固醇,治療汗皰疹要「一槍斃命」,千萬不要以為慢慢擦就可以慢慢好,而且反而可能導致出現抗藥性。

至於較嚴重的汗皰疹患者,除了外用藥之外,還要配合口服藥,例如抗組織胺和類固醇。症狀輕微時還只是透明的小水泡,但嚴重時可能變成化膿性汗皰疹,手一抓就容易細菌感染,容易產生蜂窩性組織炎。

醫師會依照汗皰疹的嚴重程度來安排適當的治療。

● 藥膏主要是類固醇藥膏。只要依照醫師的建議,適時適量使用,不要自行購買仿間成藥,類固醇藥膏其實既安全又有效。

● 口服藥主要有兩類,主要使用在中重度患者。第一類是抗組織胺,主要用來緩解皮膚癢的不適;第二類是類固醇,主要是用來抑制急性發炎,扮演短期使用打帶跑的角色居多。

● 紫外線光療適用於嚴重的汗皰疹患者,治療過程非常安全,不過並不是每一間醫療院所都有配置該機器可提供光療服務。

汗皰疹在中醫典籍記載中屬於「螞蟻窩」、「田螺皰」,汗皰疹常與「濕熱」相關,所以治療上會用清熱利濕為主軸,再搭配個人體質選擇療方,比如知母、石膏、黃芩能夠清熱抗炎,蒼朮、茯苓利濕,能夠減少汗多的狀況,快速緩解汗皰疹的搔癢不適感。而茯苓也可以加強利水除濕的效果,對於汗皰疹搔癢腫脹有幫助,且具有寧心安神的功效,對於因搔癢不易入眠的人,能夠幫助幫助睡眠,謝醫師指出,在「神農本草經」記載茯苓能夠久服延年,是列為上品的珍貴藥材

4.  照護措施

針對保養和預防有以下幾個建議

●保持「睡眠」、「壓力」、「飲食」三者的平衡,汗皰疹因壓力大而變嚴重,所以此時睡眠和飲食很重要,無法減少壓力,至少顧好睡眠和飲食以免汗皰疹搔癢加重。

減少碰觸清潔劑或是任何可能會刺激皮膚的物品。

● 使用棉質內襯的手套來保護雙手。

● 適時使用護手霜或是凡士林。

●飲食上注意避免菸酒,若是過敏體質,也要小心烤炸辣類、甜食,芒果、荔枝、龍眼等熱性水果也要少碰到,研究也指出鎳、鈷及鉻較高的食物也必須減少食用。

曾發作汗皰疹的人最少避免食用含有鎳、鈷、鉻的食物:

含鎳食物:玉米、牡蠣、蛤蜊、香菇、洋蔥、菠菜、番茄、梨子


2.芳療措施


3.芳療評值


4.個案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