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獻查證
1. 病因
1.1膝蓋痛的原因包括:
l 骨關節炎(退化性關節炎):關節退化造成疼痛、發炎與關節變形。
l 肌腱炎:膝蓋前端的疼痛,在攀爬、上樓梯、走上斜坡時較嚴重。
l 髕骨韌帶發炎:過度使用膝關節所造成。
l 鵝足肌腱炎及滑囊炎:因扭傷等外傷,或是鵝足肌腱太緊、滑囊過度摩擦所導致。
l 髕骨軟化症:膝蓋骨下的軟骨損傷。
l 痛風:尿酸堆積引起的關節炎。
l 貝克氏囊腫:膝蓋後方關節滑液堆積導致。
l 類風濕性關節炎:慢性自體免疫發炎疾病,可能導致疼痛、腫脹、關節退化、骨骼侵蝕等問題。
l 膝蓋骨錯位:大多是外傷造成。
l 半月板撕裂:膝蓋中一個或多個軟骨的破裂。
l 韌帶斷裂:膝蓋周圍四條韌帶的損傷,其中最容易受傷的是「前十字韌帶」。
l 肌筋膜疼痛症候群:長期姿勢錯誤、肌肉過度負荷、憂鬱、緊張等情緒壓力引起。
l 骨腫瘤:較常見的是「骨肉瘤」,惡性程度較高。
1.2生活習慣造成的膝蓋痛:
l 激烈運動:高強度的運動會造成肌肉疲勞,若沒有經過妥善的休息,就會讓膝蓋的負荷增加,造成膝蓋疼痛,甚至關節軟骨磨損。
l 突然超過平常運動量:突然讓肌肉的負擔超過進行習慣量,也容易造成膝蓋疼痛。
l 大腿肌肉衰弱:平時的運動量或鍛鍊不足,大腿肌肉難以支撐身體重量,長久下來容易造成膝蓋發炎、疼痛。
l 不合適的鞋子:不合腳的鞋子或高跟鞋,被迫身體用不良的姿勢走路,身體為了控制平衡,讓膝蓋承受更多壓力。
l 地面容易滑倒:遇到砂礫道或是地面濕滑時,為了防止跌倒,身體透過劇烈的動作試圖平衡、維持穩定。這種突然間強烈控制身體的動作,會造成疼痛、扭傷、甚至韌帶受傷等傷害。
l 肥胖:即使只是走路,膝蓋也要承受自己體重三倍的重量,久而久之,膝蓋就容易發炎、疼痛。
2. 臨床症狀
【備註:根據個案的主訴後,推敲膝關節疼痛的原因可能是髕骨韌帶發炎、鵝足肌腱炎及滑囊炎,或肌筋膜疼痛症候群,因而在此,只針對這幾種症狀做介紹。】
2.1髕骨韌帶發炎—髕骨韌帶是連接髕骨(膝蓋骨)和脛骨(小腿內側長骨)間、讓膝蓋能夠伸直的韌帶,發炎時會造成膝蓋疼痛。髕骨韌帶會發炎,通常是過度使用膝關節所造成,常見於爬山、跑步、跳躍、舉重等運動,過度使用膝蓋、導致髕骨韌帶發炎的患者,嚴重時會造成韌帶斷裂,必須透過韌帶重建手術治療。
2.2鵝足肌腱炎及滑囊炎—鵝足肌腱外型像鵝掌,位於膝內側,是由半腱肌等共三處肌肉組成的聯合肌腱構造,若此處發炎或有滑囊發炎現象,由於病理上很難區分是滑囊還是鵝足肌發炎,因此,兩者經常被一起討論。鵝足肌腱炎及滑囊炎,通常是因扭傷等外傷,或是鵝足肌腱太緊、滑囊過度摩擦所導致。退化性關節炎患者、體重過重、工作需久坐、久蹲者、糖尿病患、長期坐姿不佳者、長跑選手、韌帶疾病患者、膝部內側有腫瘤者等,都是罹患鵝足肌腱炎的高風險族群,應特別注意。
2.3肌筋膜疼痛症候群─長期姿勢錯誤、肌肉過度負荷、憂鬱、緊張等情緒壓力,容易引起肌筋膜疼痛。肌筋膜疼痛的特徵,是在肌肉內有一個痛點,痛點受到刺激後,疼痛會擴散到其他地方;除了疼痛以外,還會造成膝關節僵硬、活動受到限制,尤其在早起時最為明顯。肌筋膜疼痛症候群患者經常因打籃球、羽球、爬山、上樓梯等原因而引發症狀,可就醫後依醫師評估是否進行局部注射,再配合復健治療。
3. 治療方式
3.1如果是開始從事激烈走路或慢跑等運動時,而運動時有側身動作,可能因此造成膝蓋痛,建議停止該活動二至六週,症狀就會慢慢消除。
3.2非類固醇消炎成藥可緩解發炎(腫脹、發紅)和疼痛,但這類藥物可能造成胃部問題,應該餐後再吃,有潰瘍或潰瘍出血的人,使用此類藥物前應先諮詢醫師意見。
3.3膝蓋骨疼痛一般可藉由物理治療控制,進而強化大腿前側的四頭肌,伸展大腿後側的腿後肌群和小腿的腓肌。
3.4韌帶扭傷通常透過休息和時間來治療,但若是在膝蓋周圍的韌帶撕裂時,有時需要固定治療以及積極的物理治療;經治療後,膝蓋痛若無緩解甚至惡化,外科醫師可能會建議進行關節鏡手術,來修復傷害。在症狀消失後,患者可以慢慢重新開始活動,可從走路或騎腳踏車開始。
4. 照護措施
4.1剛開始發生、較不嚴重的膝痛,可藉由以下方式處置:
l 休息:避免會導致疼痛的活動,避免對膝蓋施加重量。
l 冰敷:以毛巾包覆膝蓋後,第一天每小時冰敷十五分鐘,之後每天冰敷至少四次。冰敷過程不可睡著,以免過長時間的低溫導致皮膚凍傷。
l 抬高膝蓋,避免腫脹。
l 使用彈性繃帶或護套,提供膝蓋支撐、減少腫脹。
l 在醫師、藥師的指導下,服用適合的止痛藥。
l 睡眠時,可在膝蓋下或膝蓋間放置枕頭。
4.2幫助舒緩、預防膝蓋痛的方法:
l 運動前應熱身、運動後收操,藉由伸展大腿前後的股四頭肌與膕旁肌。
l 下坡時不要慢跑,以行走代替。
l 選擇腳踏車、游泳等運動。
l 減少運動量。
l 慢跑時應選擇有平坦、柔軟表面的地方,例如操場跑道而非水泥或人行道。
l 過重的人應進行減重。
l 扁平足的人應使用特殊的鞋墊提供支撐。
l 選擇品質良好、適合自己腳型、緩衝力足夠的慢跑鞋。
4.3其他方式:
l 依照醫師處方用藥。
l 立馬停止會造成疼痛的活動。
l 重新開始活動時,要慢慢做,尤其是當初會讓膝蓋痛的活動,更要特別小心。
l 如果有任何疑問,請諮詢專科醫師,以找到最適合個人的治療方法。
2.芳療措施
3.芳療評值
4.個案回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