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獻查證

1.  病因

感覺到心臟正撲通撲通跳,不論是意識到心跳突然加快、變慢或是強度變強,這些不正常跳動的感覺,就是所謂的心悸。不論是走路或坐著,任何時刻都可能發生心悸,感覺到心悸的部位可能發生在胸部、喉嚨或脖子。

雖然心悸發作的感覺有點可怕,但發生心悸並不一定代表真的心跳過快、過慢或心律不整,特別是偶爾發做的心悸,更不必過於擔心,心悸在多數時候並不嚴重,通常會自己恢復,只有少數情形才會和重大疾病有關。

心悸常見原因:心律不整、咖啡、恐慌症

可能造成心悸的可能有非常多,常見原因有三大類如下:

  1. 環境和心理:劇烈運動、熬夜失眠Insomnia)、咖啡因、尼古丁(抽菸)、壓力、焦慮、恐慌。
  2. 生理變化:脫水、荷爾蒙變化、低血糖、大量失血、電解質異常(Electrolyte Abnormalities)、感冒藥或其他藥物的副作用、血液中氧氣或二氧化碳濃度過低。
  3. 疾病引起:恐慌症、發燒、心臟病Heart Disease)、貧血Anemia)、心律不整(Arrhythmia)、心臟瓣膜異常Abnormal Heart Valves)、甲狀腺機能亢進Hyperthyroidism)。

 

2.  臨床症狀

發生心悸時應立即尋求醫療協助。另外,如果您的心悸發生的次數過於頻繁,或是伴隨著以下症狀,也應前往醫院檢查,因為這代表可能有其他的健康問題。

  • 頭暈、昏厥。
  • 胸痛、胸悶。
  • 輕微頭痛、虛弱。
  • 失去意識、意識錯亂。
  • 呼吸困難、多汗。
  • 手臂、脖子、胸口、下巴或上背疼痛。
  • 靜止心率高於 100 / 分鐘。

3.   照護措施

1、居室環境溫濕度應適定,安靜,避免突然的高聲、噪音的干擾。

2、思慮過度、驚恐等,常為本病的誘因。所以要重視做好護理,避免心情刺激。當病人心悸發作時常自覺心慌恐懼,六神無主,此時最好有人守護在旁,使其感到放心,穩定情緒。

3、心悸經常發作者,要重視休息。若屬於心臟病變者則要卧床休息,甚至絕對卧床。

4、對重症心悸病人,要嚴密觀察脈象、呼吸、面色、血壓的變化。若見呼吸不暢、面色蒼白等心氣衰微醫表現時,立即予以吸氧,報告醫生。

5、必要時可作心電圖檢查。血壓過高或過低者,應定期測血壓


2.芳療措施


3.芳療評值


4.個案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