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獻查證

1.  病因

胃食道逆流是指胃腸內容物逆流回食道,造成胃、食道,甚至咽喉及呼吸道的不適症狀或食道黏膜受損的一種疾病,主要和胃與食道交接處肌肉(下食道括約肌)不當的放鬆有關而食道排空或蠕動障礙、食道黏膜本身保護機制不佳、胃排空速度延遲、橫膈疝氣、胃部壓力增加等因素亦會導致逆流發生。此種慢性、反覆發作的疾病,除導致病患生活品質降低,也可能引起食道發炎、出血、狹窄,甚至是食道癌的嚴重後果。

2.  臨床症狀

.典型症狀:心口灼熱(Heartburn)─胸口悶熱疼痛、胃酸逆流(Regurgitation)─打嗝、脹氣、噁心。

.非典型症狀:氣喘、胸痛、咽部異物感、再發性食道炎或喉痛、慢性咳嗽。

.高危險群:心臟病、高血壓、過敏性鼻炎、氣喘、洗腎、插管的病患、孕婦、嬰幼兒、容易緊張、壓力大的人、肥胖的人

3.  治療方式

治療首要目標在於緩解症狀,長期著重預防復發、併發症以及食道腺癌的發生。方式包含 1.調整飲食、2.調整生活型態、3.藥物治療、4.外科手術治療。

若上述方式無法舒緩症狀,則可能需仰賴外科手術治療。

 

4.  照護措施

(1).調整飲食:減少攝取以下易加重症狀的食物,避免胃酸分泌過多。

.柑橘類(柳丁、葡萄柚)水果及果汁、番茄、檸檬

.高脂肪或油炸食物

.重口味、刺激性或辛辣食物(辣椒、薄荷、洋蔥…)

.含咖啡因或碳酸飲料(茶、咖啡、可樂…)

.巧克力或甜食

.菸、酒

(2).     調整生活型態

.充分睡眠及紓緩壓力,作息規律,避免熬夜。

.宜採取少量多餐的方式,避免暴飲暴食。

.避免用餐後立即平躺,睡前 3小時內勿飲食。

.肥胖者應設法減重,養成運動習慣。

.避免穿著過緊衣物,以免增加腹部壓力。

.睡覺時可將頭部及上半身墊高 15~20公分,減少胃酸逆流。

 

(3).    藥物治療使用藥物應諮詢專科醫師意見,不自行購買服用未經醫師處方的藥物。

.減少胃酸(AntacidH2-blockerPPI)製劑;中和性胃藥

胃食道逆流症狀的引發皆與胃酸有關,五類藥物作用機轉為不同程度的中和、降低或抑制胃酸分泌,有助於症狀控制。一般市售胃藥之主要成分多為可中和胃酸的重金屬鹽類(鎂、鋁)、碳酸鈣、碳酸氫鈉,可能引起胃酸反彈或降低某些藥物的療效(如:TetracycyclinesAspirin…),故在使用時應諮詢專科醫師意見。

 

.藻膠酸(Alginate-raftformulation)製劑;保護性胃藥

利用天然主成分「藻膠酸」與胃酸接處後,可立即形成泡沫乳膠層產生保護膜的原理防止胃食道黏婆受胃酸傷害並可降低逆流次數發生。為同類藥品中最高安全等級用藥孕婦、嬰幼兒、心臟病、高血壓、骨質疏鬆、洗腎等慢性疾病患皆可長期使用。

 

.促進腸胃蠕動(Prokineticdrugs)藥物

此類藥物是藉著促進食道蠕動及加速胃排空的作用,以達到舒緩逆流症狀的效果。


2.芳療措施


3.芳療評值


4.個案回饋

個案用油狀況

用油時的感覺:

腸胃消化不好,常常感覺脹氣不舒服,也讓情緒受到影響感到無奈與煩躁。純露香香甜甜的味道聞起來很

舒服,喝純露的時候會感覺心情舒緩一些,而第一次塗油在肚子上,油聞起來甜甜、苦苦帶著中藥材的味道,那時候正好胃脹不舒服,塗油之後過了幾分鐘,我的肚子裡明顯出現咕嚕咕嚕正在消化的感覺,一股脹脹的氣就這樣消了下去,當下的我有些驚訝。

用油後的整體感覺:

之前曾到腸胃科看診,檢測確認排除幽門桿菌之後,自己當時接受了藥物治療幫助控制不適感,在完成療

程之後已沒有繼續服用藥物。這一次因為接受芳療方式進行療程,我開始養成每天用油的習慣,身體不適可以透過芳療獲得緩解,是一個比服用藥物更讓人感到安心的過程。

個案對芳療師之建議與感想:

喜歡療程當中使用的純露與油的氣味,因為期待每一次用油的感覺也更幫助我養成使用的習慣。過往對自

己的腸胃沒有太多的自信,難以言說的困擾多少有影響了我的日常生活,經過這一次的療程,幫助自己擺脫腸胃不適的困擾,是一個舒服而美好的體驗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