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獻查證
1. 病因
乾癬是一種免疫疾病,與先天體質有關,在受到後天的內外環境刺激,誘發免疫反應,引起皮膚過度增生,以致出現不斷迅速脫皮的病症。目前造成乾癬的原因不明,然可歸類為以下幾種因素:
1. 遺傳
國外研究當中,有 1/3 的乾癬病人他們的親人也有乾癬。
Hellgren 發現乾癬病人的親人,比正常人的乾癬發生率高了三倍。雙親中有一人患有乾癬時,子女出現此病的機率為 8.1%。當雙親二人都有乾癬時,子女的患病率增為 41%。
乾癬病人的基因型中以 HLA-Cw6 最確定相關,但台灣乾癬患者中只有不到 1/3 帶有此基因。
2. 外傷
許多形式的傷害會促進乾癬在受傷處生成。
約 30-50% 的病人有此同形化現象(Koebner 氏現象),尤其在疾病活化期機率更高。有此現象的病人較可能早年發病,且常需要多種治療來控制病情。
日曬雖然一般對乾癬有益,但過度曝曬到曬傷,也可能反而使乾癬惡化。
3. 感染
長久以來,感染就被認為可誘發乾癬的發病和惡化。
急性滴狀乾癬常常出現在急性鏈球菌感染之後的 1-2 週。在急性滴狀乾癬病人中,有 56-85% 的病人可被偵測到這樣感染的證據。
在其他型的乾癬,感染也常造成惡化,如愛滋病毒 HIV-1 的感染。
4. 壓力
臨床上約有 30-40% 的病人,自覺壓力會使病情惡化,在小孩子此種現象更高達 90%,因此放鬆情緒避免過度勞累對病情會有幫助。
酒精常被認為會惡化病情,但此點其實並未被廣泛確認。
5. 解剖位置
某些部位特別容易發病,如:頭皮、肘及膝,其原因仍未明,可能與這些部位表皮增生速度較快或易受刺激有關。
6. 藥物
有些藥物易造成乾癬發病或惡化, 如抗瘧藥、鋰鹽、β-adrenergicblockers 血管收縮素轉化酵素抑制劑 (ACEI)、干擾素等。
7. 內分泌
青春期及更年期女性發生率較高,而女性懷孕時常會改善,因此賀爾蒙對乾癬有一定影響。
8. 抽煙
煙內含超過 4,000 種可能致癌物,而角質細胞也具有尼古丁等物質之受體。
研究指出抽煙會使 IL-17 增加,而 IL-17 與乾癬形成又是密切相關。
在一項 396 名乾癬患者及 432 名對照組的研究中,每天抽煙 >24 根者,罹患乾癬機會為 2.2 倍,如果是 15-24 根則為 1.7 倍,小於 15 根則是 1.4 倍。
如果在女性抽煙就更為明顯,每天抽煙 >15 根女性者,罹患乾癬機會為 3.2 倍,而男性為 1.6 倍。
2. 臨床症狀
銀白色大量皮屑
表皮增厚
血管擴張
嚴重時有無菌性皮膚膿疱
皮膚乾燥緊繃
皮膚癢、刺痛
出血
3.治療方式
乾癬的治療方式很多,但需要長期治療。
主要區分為局部治療,如局部照光或塗藥,以及全身性治療,如全身性照光、口服藥或針劑注射。
► 全身性治療效果佳,但可能有全身性副作用。
► 局部治療較無全身性副作用,但無法防止新病灶產生,因此適合病灶範圍小且病情穩定的患者。
► 輪替療法是指輪流交替使用不同類的化合物及治療方式,以降低單一治療的危險性。
► 合併療法則是同時使用不同治療方式,目的是縮短療程或減少治療中副作用。
► 階段性治療則是指先以較強效治療為起始方式,以求迅速控制疾病,之後再逐步改為效果較溫和但安全的治療方式。
4.照護措施
乾癬雖是一種遺傳體質,但後天的因素也很重要。
日常生活中做到以下幾點可以避免乾癬惡化:
► 避免感染:包括細菌及病毒(如感冒、扁桃腺炎、愛滋病)
► 避免外傷:不要用力搔抓皮膚或去除皮屑,特別是頭皮屑。皮膚癢時可輕拍皮膚、冰敷或服用抗組織氨,並將指甲剪短。
► 避免藥物濫用:部分口服藥可能引起乾癬惡化,尤其是口服及注射的類固醇,強效外用類固醇突然停用也會惡化乾癬。
► 避免長期暴露在低濕、低溫的工作或居住環境。
► 保持情緒平穩,睡眠充足避免過勞。
► 避免服用市售抗癌的免疫增強食品,如靈芝、巴西磨菇、藍藻(螺旋藻)、桑黃。
2.芳療措施
3.芳療評值
4.個案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