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獻查證
1. 病因:
² 香港腳其實就是足癬,是一種足部的黴菌感染。黴菌喜歡生長在又濕又熱的環境,因此 炎炎夏季,腳汗多又穿不透氣的鞋,足部就成為黴菌滋生的溫床。香港腳的症狀有腳底脫 皮、腳縫間潮濕糜爛、長小水泡、搔癢、角質層增厚,以及腳後跟乾裂等。 許多民眾可能受到電視廣告的影響,以為香港腳都會癢,不癢就不是香港腳。其實就算 完全不癢,腳底脫皮或角質增厚不一定都是乾燥的問題,也可能是黴菌感染造成的。但也不 是所有腳底癢或脫皮就是香港腳。夏天常見的汗疱疹也會在足部長小水泡,奇癢無比。另 外,有些小朋友容易在手掌腳掌有層層的脫皮,和多汗或過敏性體質有關,是一種稱為掌跖 皮膚炎的疾病,並非黴菌所造成。也有人腳底出現地圖狀的凹陷及脫皮,是一種皮膚表層被 細菌感染,造成角質層溶解消失,稱為凹陷型角質溶解症。甚至有人是穿鞋子過敏的接觸性 皮膚炎,造成與鞋子接觸的地方出現會癢的疹子。因此,香港腳本身症狀有很多種,又和一 些疾病表現得很類似,需要細心區別。
2. 臨床症狀:
² 腳趾間發癢,或有刺痛和灼燒感。
² 腳底有搔癢或刺痛感。
² 腳上有發癢的水泡。
² 腳上的皮膚裂開、脫皮,此症狀常見於腳趾間和腳底。
² 皮膚變乾燥,腳底或腳側皮膚變硬。
² 腳趾變色、厚實且易碎。
² 指甲易從從指甲床拉開。
3. 治療方式
² 根治需靠抗黴菌藥物,口服藥增強效果 有些人治療反應不佳,可使用去角質藥膏,或短時間服用口服抗黴菌藥增強抗黴菌效 果。若指甲也被感染,需要一併治療;否則香港腳治好之後,黴菌可能又從指甲滋長感染皮 膚。 如果有長水泡,或腳縫潮濕,泡茶葉水有舒緩作用;但也僅限症狀治療,想要根治還是 得靠擦抗黴菌藥物才有效果。而用蜂膠、泡醋或泡食鹽水並沒有殺黴菌效果,不能用來治療 香港腳。
² 根據香港腳的類型和嚴重程度,會有不同的治療方式。患者可以使用抗黴菌藥在家中自我治療,但要完成整個療程,以防止感染復發。通常非處方抗黴菌藥,都是局部用藥,包括克黴唑(Lotrimin)、咪康唑(Micatin)、特比萘芬(Lamisil)和甲苯磺酸酯(TinACtin)。 如果非處方藥無效,或感染惡化,那就必須使用醫師開立的處方抗黴菌藥,有些可能會是局部直接使用在皮膚上的藥物,例如黴可舒(Mentax)、克黴唑(Clotrimazole)和萘替芬(Naftin);其他口服抗黴菌藥有氟康唑(Diflucan)、伊曲康唑(Sporanox)和特比萘芬(Lamisil)。
4. 照護措施
² 游泳或洗澡後,讓腳趾間保持乾燥。
² 穿舒適的鞋子或涼鞋。
² 穿襪子吸收汗水,五指襪最好,必要時可每天更換襪子2次。
² 在腳上使用爽身粉或抗黴菌粉。
² 欲再次穿著同一雙鞋之前,請確保其已通風至少24小時。
² 在公共泳池和淋浴間穿拖鞋或涼鞋。
2.芳療措施
3.芳療評值
4.個案回饋
個案用油狀況 |
用油時的感覺: ² 沒有用過精油覺得很好奇,原本都買藥膏回來塗,但都沒有什麼效果,抱著好奇心,姑且一試的心態,而且所有的材料也都由芳療師提供,覺得很開心。 |
用油後的整體感覺: ² 神奇且新鮮。進一步了解到芳香療法原來用在生活上各種用品。 ² 看到效果改善很興奮,對於芳療產生些興趣,以後會考慮用芳療的東西,不會優先先買西藥。 ² 提醒個案是否有追求完美人格特質,個案表示,得確是。同時這樣的性格,常常對周圍人、事及自已產生影響,他有觀察到每當因為這樣的特質,身上都有一些皮膚症狀。他會再觀察,心靈對照自已生理。 |
個案對芳療師之建議與感想: ² 很感謝效果有改善,同時進一步了解芳療的益處,希望進一步能協助處理個案其他家人。 ² 希望能多介紹其他精油及純露,並說明使用方式及效用。 ² 除了身體保健之外,對於本身去觀照情緒與自已生理的影響,可以在往後的其他個案諮商中,多多使用,本次個案覺得很有關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