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獻查證

1.  病因

u個案為40出頭的女性,陳述身體容易感到疲倦,尤其是下午吃飽飯後整個很沒精神、想睡,注意力無法集中;假日睡到自然醒(9點以前起床),但自述電力也是持續4小時就又感到疲累。平常很少與朋友相約,因疫情關係,現在又減少社交活動,宅在家時間變多。

v慢性疲勞:(摘自網路)

  慢性疲勞(倦)症候群(英語:chronic fatigue syndrome, CFSmyalgic encephalomyelitis (ME)),又稱為肌痛性腦脊髓炎(myalgic encephalomyelitis)(脊髓炎是有爭議的,另一種說法為可能是由於心理焦慮引起,可能是廣泛性焦慮症的身體症狀) 。為一種身體出現慢性的持續性疲勞症狀的病症而無法恢復,診斷的定義是發生期間達連續6個月以上,且排除已知的疲勞原因後的不明原因的疲勞感覺或身體不適。目前這類疾病的危險因子仍認識不多,在病因或病理學成因上也仍不明,在過去曾認為是病毒所引起的疾病,但是科學證據力仍不足以支持這樣的論點。絕大部分的患者都與工作緊張與壓力過大,以及長期生活作息不正常等有關;若長期任由身心疲累,沒有好好調養,可能會引發一些危險因子,從輕微的「疲勞」演變成嚴重的「過勞」。在2015年,美國國家醫學研究所(Institute of Medicine, 簡稱IOM)提出了重新定義這類疾病的診斷標準,並重新命名為系統性運動不耐疾病(systemic exertion intolerance disease, 簡稱SEID)

w慢性疲勞症候群是由於長期處於工作、生活緊張,以及情緒、精神過度處於壓力及超負荷狀態,所產生一系列身心疾病及症狀。

  慢性疲勞症候群通常會突然發病,症狀像感冒、非常疲勞,病患去醫院就診,但是醫師也說不出所以然來(可能是感冒等),服藥後也無顯著改善,然而症狀好好壞壞持續超過半年,造成病患極大的困擾,使他因而放棄許多日常活動。許多病患症狀逐漸改善,少數人會完全痊癒,有些人則嚴重受挫折、甚至辭職、完全打亂生活步調。

  慢性疲勞症候群常伴有不同形式的身心症狀,至少有一半以上的案例有憂鬱症或憂鬱發作。甚至有報告顯示,病患中有八成患有輕到中度憂鬱。

2.      臨床症狀(摘自網路)

u慢性疲勞症候群在目前為止仍無任何化驗可作為診斷。在傳統中醫學把有關病徵歸類為「虛勞」。

v慢性疲勞症候群在目前為止仍無任何化驗可作為診斷。在傳統中醫學把有關病徵歸類為「虛勞」;而在西醫學,它的診斷是根據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之定義,患者須全部符合下列2項:

  超過6個月以上,持續或反覆出現無法解釋的嚴重疲勞,而且疲勞並非因過度勞動所致。病況無法透過休息得到改善,並導致活動水平明顯下降。

 下列4項或以上之情況(必須在有疲勞症狀的期間同時發生)

 ※記憶力或注意力缺損

 ※勞動後,極度疲憊

 ※睡眠仍無法改善疲勞

 ※肌肉酸痛

 ※非發炎性之多發關節痛

 ※與以往不同型態或嚴重度之頭痛

 ※重複發生的喉嚨痛

 ※頸部或腋下淋巴結腫痛

3.  治療方式:如下表。

4.      照護措施:(摘自網路)

u每天早晨多給自己十分鐘時間靜思,不要一下床就匆忙展開一天生活。

v服用綜合維他命,飲食儘量正常定時定量。

w戒菸戒酒。

x保持適當體重,體重不宜起伏過大,少吃精緻、高糖、多鹽食物。

y多泡澡、多運動。沐浴有助恢復體力,愈累愈要運動,加強代謝,增加活力。 

z小睡或休憩片刻。工作繁忙且睡眠不足的人,最好能每天固定在同一時間小憩,且不要超過半小時。 

{藥物治療方面,可以使用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來治療頭痛、肌肉痛、發燒等症狀;抗組織胺、消腫劑,則可以治療過敏、鼻炎、鼻竇炎等症狀;如果病患有憂鬱症狀,可以使用鎮靜作用較低的抗鬱劑。


2、芳療措施


3、芳療評值


4、個案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