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獻查證
1. 病因
橋本氏甲狀腺炎也稱慢性淋巴球性甲狀腺炎(chronic lymphocytic thyroiditis)、橋本氏症(Hashimoto's disease)是一種由甲狀腺被一系列細胞或抗體介導免疫過程攻擊所導致的自體免疫病[1][2]。此症初期可能並無症狀,甲狀腺會漸漸腫大並形成不會疼痛的甲狀腺腫(goiter)。某些患者最終會發展成甲狀腺功能減退症,並導致體重增加、倦怠、便秘、情緒低落以及全身疼痛。患病多年後,一般而言甲狀腺的體積會縮小。此症的潛在併發症包括淋巴癌在內。
此症通常認為是先天基因與後天環境因素的共同影響所造成。危險因子包含家族有無此症或是其他自體性免疫疾病的病史。診斷方式則是測試血液中的促甲狀腺激素(TSH)、甲狀腺激素(T4)以及甲狀腺球蛋白抗體的數值。其他可能引發類似症狀的疾病包含葛瑞夫茲氏症(Graves' disease)以及非毒性結節性甲狀腺腫(nontoxic nodular goiter)等。
2. 臨床症狀
1.發展緩慢,病程較長,早期可無症狀,當出現甲狀腺腫時,病程平均達2~4年。
2.常見全身乏力,許多患者沒有咽喉部不適感,10%~20%患者有局部壓迫感或甲狀腺區的隱痛,偶爾有輕壓痛。
3.甲狀腺多為雙側對稱性、瀰漫性腫大,峽部及錐狀葉常同時增大,也可單側性腫大。甲狀腺往往隨病程發展而逐漸增大,但很少壓迫頸部出現呼吸和吞咽困難。觸診時,甲狀腺質地韌,表面光滑或細沙粒狀,也可呈大小不等的結節狀,一般與周圍組織無黏連,吞咽運動時可上下移動。
4.頸部淋巴結一般不腫大,少數病例也可伴頸部淋巴結腫大,但質軟。
3. 治療方式
1.藥物治療
(1)如甲狀腺功能正常,無需特殊治療,需要隨診。
(2)甲狀腺功能減低患者應行甲狀腺激素替代治療,選用甲狀腺片或左旋甲狀腺素,直至維持量,達到維持劑量的指標是臨床症狀改善,TT3、FT3、TT4、FT4、TSH正常。
(3)橋本甲亢患者病程和炎性甲亢相同,多數不需治療,經歷甲亢期、甲功正常期,甲減期和甲功正常期四個時期。一過性甲亢給β受體阻滯劑對症處理即可。
(4)糖皮質激素治療,本病一般不使用激素治療,對一些疼痛性慢性甲狀腺炎患者甲狀腺疼痛、腫大明顯時,可加用潑尼松,好轉後逐漸減量,用藥1~2個月。
2.手術治療
僅在高度懷疑合併癌或淋巴瘤時採用。術後終生甲狀腺激素替代治療。
4. 照護措施
橋本氏甲狀腺炎患者在攝入大量碘劑後,甲狀腺容易變硬,容易誤診甲狀腺腫瘤,有些患者容易發生亞臨床甲減,亞臨床甲減患者攝入大劑量碘劑容易進展到臨床甲減,對慢性甲狀腺炎患者儘量避免大劑量碘劑攝入。
1、增加碘的攝入
慢性淋巴細胞性甲狀腺炎的患者,飲食中應該增加食物中碘的含量,提高血液中碘的濃度,為甲狀腺激素的合成準備充足的原料。
2、飲食營養均衡
進食高蛋白、低脂肪、低糖、高維生素食物,由少吃多餐到定時定量。多吃新鮮蔬菜、水果。
3、多攝入高纖維素食品
包括綠葉蔬菜、粗糧以及許多水果等,如蔬菜中的白菜、芹菜、空心菜,粗糧中的黃豆、綠豆,燕麥,水果中的大棗、花生等乾果,都含有豐富的纖維素。
4、放療時的飲食
手術後在放療時因為有噁心、嘔吐、食量減少,可用旋復化、桂皮、薏米、沙參、蘆根、玉竹、雲苓,每日一劑,水煮,分2次服,至症狀消失或基本控制。
5、宜吃得清淡
吃含維生素高的新鮮蔬菜,水果及營養豐富的瘦肉、雞肉、鴨肉、甲魚、淡水魚、香菇、銀耳、百合、桑椹等食物。
6、忌刺激性的食物
若出現甲狀腺機能減退症的表現時,忌食碘、辣椒、羊肉、濃茶、咖啡等濕熱或具有刺激性的食物。
7、宜用性味平和類食物
如穀類、豆類、水果、蔬菜,常吃生梨、生藕、芹菜、百合、鱉、鴨蛋、黑魚、蚌肉、瓜菜類。
8、注意高營養的食物
在飲食上注意高營養的食物,忌辛辣,同時要輔助治療,可以採用人參皂苷Rh2類抗癌產品 (Rh2護命素),能夠補益元氣,調理身體,抑制癌細胞的生長增殖,提高手術成功率,同時對增加癌症患者的食慾很有幫助,能有效改善胃脹、噁心、嘔吐、食欲不振等症狀。
2、芳療措施
3、芳療評值
4、個案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