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文獻
Trending Literature
改善脂漏性皮膚炎
1.文獻查證1. 病因
皮膚角質層防禦功能失常、皮膚脂質變性、以及免疫功能的改變。皮膚水分大量喪失、脂肪酸代謝異常及建構角質層細胞的粘合劑Ceramide大幅減少,使皮膚脆弱、乾燥,各種過敏原及化學物質容易穿透皮膚,更容易引發過敏或發炎反應。
2. 臨床症狀
1.皮膚搔癢。
2.典型的皮膚症狀(濕疹樣皮膚炎或苔癬化皮膚炎)及位置。
3.慢性持續性或反覆發作性皮膚炎(一般指超過6個月以上)。
4.個人或家族成員有異位性體質(包括氣喘、過敏性鼻炎、乾草熱、或異位性皮膚炎等)。
3. 治療方式
包含口服藥物與外用藥膏塗抹。
口服藥物包括口服抗組織胺來有效控制搔癢;當合併細菌感染時,則必須同時使用抗生素;嚴重的急性期則需配合口服類固醇。
外用藥膏以類固醇藥膏為主,會依皮膚問題的嚴重度,患者年齡,病灶部位之不同而調整;目前有新一類不含類固醇的局部免疫調節藥物,其開始使用之治療效果相當於中強度類固醇藥膏,療效約在二週內出現;且重要的是不會出現類固醇常見的副作用,適合治療慢性反覆性發作的發炎性皮膚疾病。
4. 照護措施
避免接觸皮膚刺激物與維護居家環境清潔。
剪短指甲,減少騷抓。不要過度沐浴,少用肥皂及清潔劑,在沐浴後適量塗抹潤膚劑,避免皮膚乾燥。減少與粗糙、過緊、或刺激性衣物接觸,最好穿棉質的衣服,少穿羊毛、尼龍等衣料。夏天要有涼爽的環境,以減少流汗為原則,冬天則要避免皮膚乾燥。2.芳療措施3.芳療評值4.個案回饋
芳香療法個案集
2020.06.15
消除疤痕
1.文獻查證1. 病因:
疤痕的形成,是皮膚傷口癒合的結果。皮膚由表層至深層,可分為表皮、真皮、皮下脂肪,此三層構造中,真皮層具有許多膠原蛋白(collagen),傷口癒合過程中,纖維母細胞會進行膠原蛋白的新生與破壞,此重組的平衡與疤痕形成有關。若僅有表皮或表淺的真皮層受傷,通常可完全復原,但若真皮層以下受到傷害,就會形成疤痕。
2. 臨床症狀:依照皮膚病理學與外觀型態,疤痕可分為:表淺性疤痕(superficial scar)、萎縮性疤痕(atrophic scar)、肥厚性疤痕(hypertrophic scar),以及蟹足腫(keloid)。表淺性疤痕通常只影響表皮與淺層真皮,可能發生皮膚色澤上的變化,即發炎後色素沉著(或發炎後色素脫失),通常隨著時間,在半年之後會逐漸淡化,不需特別治療。會造成外觀與皮膚機能障礙的疤痕,是指下列三種:
l
萎縮性疤痕 (atrophic scar)這類型的疤痕是因皮膚修復過程中,膠原蛋白遭受破壞,造成真皮層的塌陷,常見於囊腫型青春痘或水痘痊癒後的病灶,嬰兒血管瘤在消退後,也可能形成萎縮型疤痕。
l
肥厚性疤痕 (hypertrophic scar)此型疤痕,是因傷口癒合過程中,製造過多或移除過少的膠原蛋白所致。因此形成外觀紅色,觸感略堅硬的隆起構造。這型疤痕有可能會隨著時間逐漸縮小,亦可能與萎縮性疤痕並存。某些紅色鼓起的青春痘疤,就是肥厚性疤痕。
l
蟹足腫 (keloid)蟹足腫的外觀與成因與肥厚性疤痕相似,甚至無法單純由外觀區別這兩種狀況
。肥厚性疤痕只會侷限在原來的受傷部位,且可能會縮小,但蟹足腫則會向四週蔓延,形成猶如「蟹足」狀的病灶,且不會隨著時間變小。某些人手臂上曾在小時候注射卡介苗的位置,在成年之後變成向外擴展,呈現紅色的突起疤痕,此即為蟹足腫。
3. 治療方式:
傷口癒合之後,醫師會幫病患選擇合適的除疤產品,並教導在家照護疤痕的方法,當疤痕成熟後(約6至10個月),便需要由醫師判別疤痕種類以進行不同的醫療處置。
1.
壓力治療:壓力治療的運用仍是燒傷後疤痕的第一線方法。一般建議維持在24~30mmHg的壓力,每天18~24小時,至少4~6個月,經由壓力造成局部的缺血,減少膠原酶的產生。直到疤痕變平、變白、變軟。
2.
冷凍治療:利用低溫液態氮接觸病灶部位,造成表面細胞凍傷壞死,組織脫落後疤痕就較平坦。
3.
類固醇:局部施打於病灶部位,進而
促進膠原酶形成,促進膠原纖維分解,使疤痕變平、變軟。
4.
矽膠凝膠:提供一封閉式環境,增加疤痕的含水狀態,進而影響纖維母細胞的功能及製造膠原蛋白。
5.
外用藥膏:藥膏本身無法除去疤痕,是利用消炎、止癢、保濕等療效,輔助改善疤痕外觀。
6.
填充物:施打膠原蛋白(collagen)或玻尿酸 (Hyaluronic acids)於疤痕下,可用來填補凹洞型疤痕。
7.
雷射:利用冷觸雷射或脈衝光刺激真皮層膠原纖維的新生。
8.
磨皮手術:將凹凸不平的疤痕表面磨平,再經過傷口癒合的過程,重新長出新表皮。
9.
外科手術:對於一些窄小的疤痕,可以直接切除疤痕再縫合。若是疤痕與肌肉走向垂直或造成關節活動受限,還要加做「Z-plasty」或「W-plasty」整形術,以改變疤痕的走向。
4.
照護措施:
l
防曬:選擇適當的防曬產品(一般SPF25就足夠),並穿戴長袖衣褲及帽子保護,避免在紫外線最強的時候外出(10AM~4PM)。
l
藥物:配合醫師開立的口服藥-傳明酸及抗組織胺。
l
食物:避免易造成敏感及會吸光的食物,(如:不新鮮的海鮮食物、巧克力、花生、筍子、芹菜、芒果、香菜、菠菜、九重塔等。)
l
其它:選擇柔軟且寬鬆的棉質衣物,避免衣料摩擦2.芳療措施3.芳療評值4.個案回饋
芳香療法個案集
2020.08.25
改善手足症候群
1.文獻查證1. 病因
病人在接受化學治療及標靶治療時可能會引起副作用反應,除常見之噁心嘔吐症狀外,有些藥物會引起手足發紅腫脹之「手足症候群」,症狀發生時病人會感到不適及無法執行日常生活中的活動及工作。
手足症候群在臨床上亦稱為肢端紅腫症Palmar plantar erythrodysesthesia (PPE),是一種藥物引起的皮膚毒性反應,發生在手掌或腳掌,會有泛紅、腫脹及發麻、刺痛等感覺異常,嚴重的情況是手或腳皮膚組織會出現脫皮、潰瘍,更嚴重則起水泡。
2. 臨床症狀
手足症候群之症狀依嚴重程度分為三級
第一級:感覺刺或灼熱感、發紅、但不會痛。
第二級:發紅、腫脹、會痛,影響日常生活。
第三級:脫皮屑、起水泡,潰瘍、非常痛,甚至影響行動能力。
照護的重點是在第2級時就要做適當的處理,防止轉變成第3級皮膚病變。
3. 治療方式
當發生第二級反應時即需要降低化療藥物劑量或暫停治療,直到恢復第一級反應時再重新給藥,以防症狀將持續惡化。
1.給予患部使用軟膏(成份含凡士林、綿羊油、類固醇及乳酸成份等)以
減輕脫皮的症狀。
2.擦拭藥物後可戴上棉質手套或襪子,以助藥物吸收。
3.研究表示補充維生素B6可能會有幫助。
4.症狀嚴重者可能需使用口服類固醇或是消炎藥物來做止痛與症狀治療。
4. 照護措施
1.一旦您發現皮膚有發紅時必須要告知醫護人員。
2.穿著舒適及寬鬆的衣服及鞋子。
3.穿著拖鞋或涼鞋。
4.抬高手及腳部以改善其血液循環。
5.用冷水或溫水洗澡,或冰敷手足以改善腫脹症狀,冰敷約15-20分鐘。
6.使用中性肥皂洗手及洗澡。
7.洗手及洗澡後勿用毛巾用力擦乾,應採毛巾輕拍方式。
8.外出時暴露在外之皮膚需擦上隔離霜以防症狀更惡化。
9.使用保護皮膚之潤膚劑、乳液等,以保持皮膚之濕潤度。
10.千萬要注意「防曬」! 因為部分病人皮膚容易產生「光敏感」的症狀。
而預防勝於治療,以下做法可適度降低發生機會
1.避免手足接觸熱水太久。
2.避免執行壓迫到手及手肘影響血液循環之活動。
3.避免執行高度使用手指之家事。
4.避免執行勞動,如:粗重家事。
5.避免快走、跑步及有氧舞蹈。
6.避免走路太久,單次不超過10-15分鐘。
7.避免暴曬在太陽下或待在室外太久。
8.避免穿戴洗碗手套,可請他人代替洗碗,以免橡膠使手部發熱而引起發紅之皮膚脫皮或破裂。2.芳療措施3.芳療評值4.個案回饋
芳香療法個案集
2020.08.25
改善失眠
1.文獻查證
1.病因
高覺醒狀態(hyperarousal)最常用來解釋失眠的成因,指的是身心處在高度警覺的狀態(hypervigilance),包含認知上的症狀如擔憂或是回想生活上的不順心;或是生理上的症狀如肌肉緊繃、呼吸短促、心跳加速、胸口灼熱或是口乾舌燥…等。這些症狀進而干擾到睡眠的舒適性而造成失眠。臨床發現失眠患者比一般人的身體代謝率較高,心率變異性研究也發現失眠患者的心率較快但變異性較低…等等,也都證實高覺醒狀態是造成失眠的原因。
失眠有可能是受到其他藥物、症狀或疾病的影響,不過也可能無關。也有實驗數據顯示,電子設備螢幕發出的藍光,也可能導致失眠的症狀。會導致失眠的症狀有心理壓力、慢性疼痛、心臟衰竭、甲狀腺功能亢進症、胃灼熱、不寧腿綜合徵、更年期,也有可能是因為咖啡因、尼古丁及酒精的影響,其他風險因子有輪班工作制及睡眠呼吸中止症候群。失眠診斷會根據睡眠習慣為基礎,也會進行身體檢查,以確認是否有其他潛藏造成失眠的病症,也可能會進行睡眠檢測來找出失眠的原因。
其持續時間少於一個月者為急性失眠,超過一個月以上就稱慢性失眠。失眠的型態則分為入睡困難、續睡困難及過早清醒三種。比較起來,65歲以上人群更容易患有失眠問題。女性相較男性更易患有失眠問題。在西方世界中,對失眠的記載至少可以追溯到古希臘時期。
2.臨床症狀
現代人因壓力大而影響睡眠,不能按時睡覺、日夜顛倒進而造成睡眠品質越來越差。內分泌紊亂會影響睡眠品質。內分泌中的腎上腺素增高時,人體內的皮質醇含量升高,造成內分泌系統紊亂。
失眠的定義是指反覆出現入睡或維持睡眠的困難,造成睡眠的品質變差或睡眠時間減少。依照「精神疾病診斷統計手冊-第五版」(DSM-5)的診斷標準,病患主訴中提到對於睡眠時間長度和睡眠品質的不滿與下列至少一項敘述有關:
Ø難以入睡。(小孩的失眠表現則為:如果照顧者沒有哄小孩睡覺,小孩就會難以入睡)
Ø睡眠難以維持,經常睡到一半突然醒來或者一旦醒來後就難以再入睡。(兒童失眠的表現通常是需要照顧者的介入否則難以重返睡眠)
Ø太早起床,而且難以再次入睡。除以上之外,還有以下標準:
Ø失眠已經導致臨床上的憂鬱、社會功能損害、職業功能損害、教育、學業、行為及其他領域的困難。
Ø每七天會有至少三天晚上出現失眠的困擾。
Ø失眠問題已經存在至少三個月。
Ø即便有睡覺的機會,仍然失眠。
Ø失眠並非由其他的睡眠疾病引起(例如:發作性嗜睡病、與呼吸相關的睡眠障礙-睡眠呼吸中止症、晝夜節律性睡眠障礙、異睡症等)
Ø失眠不是因為物質使用所致,比如說:藥物或是物質濫用。
Ø失眠並非由其他心理疾病或疾病所引起的。
失眠是相當常見的臨床病症。估計大約有 10-15%,也就是超過 200 萬的台灣人在過去一年中曾經遭到失眠的困擾。慢性失眠,除了衝擊患者個人的生活品質,也會影響到人際互動與職業功能。慢性失眠也是促成憂鬱症、酒精依賴、藥物濫用、高血壓及糖尿病的危險因子。同時合併有失眠困擾的病人,會比睡眠正常的病人多出一倍的機會更頻繁地住院或就醫。
3.治療方式
瞭解了失眠的成因及影響,臨床診斷路徑因此可以建立。完整的問診包含評估患者入睡前的活動狀況及身心反應、睡眠的品質及連續性、睡眠週期的變化、白天功能的影響及相關治療的療效反應…等。同時考慮其他睡眠障礙或是內外科疾病也會干擾睡眠,進一步加以區別,便可以確定失眠的診斷,及早有效治療,進而恢復其身心功能。一般而言,會以睡眠衛生及生活習慣的調整作為第一線的治療方式。
4.照護措施
目前就診時多會針對病患提出建議以改善病情。多以睡眠衛生來照護,其包括:充足的睡眠時間、白天時曬太陽、就寢時在安靜及昏暗的臥室、規律的運動,可以再配合認知行為治療。安眠藥可能會有幫助,不過有些受傷、失智症及成癮的症狀和安眠藥使用有關。若使用藥物治療,一般不建議使用超過四週到五週。還不清楚替代療法在治療失眠的效果及安全性。
另外可以把待處理的事項寫下來,並看是否能立即解決,若不能就不而一直放心上困擾自己。就寢時可搭配音波音樂,以不干擾睡眠為主,來增加睡眠深度。睡前也能做一些伸展幫助身體放鬆紓壓,幫助入睡並減少淺眠的狀況發2.芳療措施3.芳療評值4.個案回饋
芳香療法個案集
2020.08.26
改善濕疹
1.文獻查證
1.
病因:
外因性:經常接觸刺激物質,如:水、清潔劑等,或衣服排汗功能差、不透氣材質刺激皮膚有關,這類型的皮膚炎也常被稱為接觸性皮膚炎。濕疹也容易在特定季節發生,夏季悶熱容易流汗,汗水會刺激皮膚而誘發濕疹;冬季時天氣乾燥,年長者皮脂腺退化,小孩因為皮脂腺尚未茁壯,就會讓皮膚過度乾燥引發濕疹。若臉部出現濕疹,而皮脂分泌稀少的小腿、手臂等處都沒事,則往往與皮膚過度清潔、保養有關。
內因性:多與個人體質有關,常常會發現某些濕疹有在特定家族容易出現的情形,父母有濕疹病史,小孩也容易出現濕疹的情況。許多會引起濕疹的疾病,也往往與個人體質密切相關,例如:異位性皮膚炎、汗皰疹、脂漏性皮膚炎等。
2. 臨床症狀:
濕疹最常見的症狀是皮膚發癢、皮膚出現紅熱脹痛、突出的丘疹,患處皮膚有時候還會出現小水泡,患者有可能會摳抓或摩擦患處的皮膚,甚至會因此流出組織液,此時看起來會比一般皮膚還濕的狀況,所以稱為「濕疹」。濕疹的疾病發展並不會僅停留在急性期,反覆的急性濕疹發作
後,皮膚的角質代謝會出現問題而喪失維持水分的作用,患者的皮膚組織會轉為變乾、變厚,也會出現皮膚整片的脫屑現象,皮膚顏色也會轉為紅色或淡紅色,此時也可稱為亞急性濕疹
(Subacute eczema)。之後若不治療會逐漸轉為慢性濕疹(Chronic
eczema),皮膚色澤轉為暗沉,患處變成又厚又粗如同長繭般的皮膚。
3.
治療方式:
急性期或是嚴重的濕疹,需要使用類固醇治療。類固醇的等級很多,醫師會視病情、部位選擇適合的類固醇,比如胯下皮膚較薄,就會選濃度較低的類固醇,通常擦 1~2週就會好轉。並且可以搭配紫外線光療進行治療。
亞急性、慢性期若不是很嚴重的發炎,並不需藥使用類固醇治療,反而是要好好保養,擦油增加皮膚的保護力。如果是過敏性或刺激性物質,需要避免接觸。
不同種類的濕疹在治療上也會有小差異在:若是治療錢幣狀濕疹,需要短暫使用較強效的類固醇,如果冒出很多滲出液、表面濕濕爛爛的,可能表示細菌感染,需要加用抗生素;若有多個病灶,只靠擦藥還不夠,可能還需口服藥物。嚴重的異位性皮膚炎可能需要使用到免疫調節劑,神經性皮膚炎有可能會需要使用口服性類固醇激素,脂溢性皮膚炎所導致的頭皮屑需要使用特定配方的洗髮乳,淤滯性皮膚炎的患者需要抬高患部等。
4.
照護措施:
a. 皮膚清潔原則:選用溫和的洗面乳或用清水清潔,就可以清掉殘留的髒污。
b.
過敏性體質的人需留意避免接觸可能過敏的物質,例如:化妝品、油漆、塵蟎等。並可注意觀察是否有特定物質一定會產生濕疹,日後只要迴避即可有效預防。
c.
夏季時或運動時要讓身體保持乾爽,適度擦拭汗水,避免汗水過度刺激皮膚。也可使用棉質衣物,當衣服充滿汗液時就應該換掉。
d.
適當使用好的保濕產品,使用合適的乳霜或乳液,也可使用合適的天然油膏,需要特別要注意的是,這些產品最好不含香料、酒精、防腐劑、乳化劑,避免過度刺激皮膚。
e.
規律作息不熬夜。
f. 避免過度以熱水刺激皮膚,溫泉、三溫暖必須有所節制。
g. 維持良好的手部清潔,濕疹發癢時盡量避免去摳、抓,以免傷口破皮造成感染。2.芳療措施3.芳療評值4.個案回饋
芳香療法個案集
2020.08.26
最新文獻
Latest Literature
緩解腳部靜脈曲張個案
2020.08.25
改善濕疹、發紅、痘痘症狀
2020.09.03
緩解頸部慢性濕疹
2020.08.27
改善酒糟性皮膚炎
2020.08.27
促進腿部循環、加速瘀傷消退
2020.08.26